[发明专利]混凝土构件及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4471.X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8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夏葵;夏艳;孟琼;张蕾;廖太平;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构件 地下室 外墙 后浇带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构件及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的施工一般采用砖砌挡土墙进行封闭施工;施工时,先在地下室后浇带外墙位置用砖砌挡土墙,待到挡土墙硬度达到80%-100%后,在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内侧安装模板浇注混凝土,拆除内侧模板后在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进行防水层施工,拆除挡土墙后再在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回填土方。这种方法施工,由于在施工现场砌挡土墙比较耗费时间、施工比较复杂,因此此种施工方法存在施工周期长,操作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构件及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构件,包括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
所述第一卡槽及所述第二卡槽均包括槽底和两个平行的槽壁;
所述第二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底相贴,且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壁内侧与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壁外侧过盈配合;
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在平行于所述槽壁的方向上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该混凝土构件还包括用金属制成的拉环,该拉环为封闭的环形,其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卡槽。
进一步地,包括步骤:
将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构件由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底面开始依次竖直的向上排放,最上部的所述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在现场测量后制作;
用水泥砂浆将所述混凝土构件与所述地下室外墙后浇带交接处抹成斜角,所述混凝土构件表面及所述斜角处用防水砂浆抹平,直角转角处抹成圆角;
在所述混凝土构件的与所述地下室外墙后浇带之间铺设防水卷材;
在所述防水卷材外砌筑砖砌体保护层;
在所述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进行土方回填;
在所述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内侧支设模板;
待所述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留设至少60天后在所述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内浇筑混凝土,所述混凝土的强度达到80%-100%后拆除所述模板。
进一步地,用水泥砂浆将所述混凝土构件与所述地下室外墙后浇带交接处抹成斜角之前,将所述混凝土构件上的所述拉环同所述地下室外墙后浇带上的钢筋绑扎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水泥砂浆中水泥与沙子的比例为1:2-1:4。
进一步地,所述斜角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砂浆厚度为25mm-30mm。
进一步地,所述圆角R大于50mm。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卷材宽度至少为500mm,厚度至少为4mm。
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构件及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混凝土构件由两个只包括槽底和平行槽壁的外形结构简单的卡槽过盈配合组成一个整体,其形状规整,容易加工制造。
在施工时,只需要利用两个卡槽交错设置时产生的凸出部分和凹陷部分,就可以把多个上述混凝土构件竖直的垒接在一起,形成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的模板,相对于现有施工方法,省去了在施工现场用砖砌挡土墙的施工步骤,因此具有施工周期短,操作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构件的第一卡槽俯视图的结构;
图1(a)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构件的第一卡槽主视图的结构;
图2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构件的第二卡槽俯视图的结构;
图2(a)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构件的第二卡槽主视图的结构;
图3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构件俯视图的结构;
图3(a)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构件主视图的结构;
图4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构件的结构;
图5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的施工方法在具体实施时的施工现场的结构;
图6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构件三个叠在一起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4,该混凝土构件包括第一卡槽101以及第二卡槽201;第一卡槽101及第二卡槽201均包括槽底和两个平行的槽壁,第二卡槽201设置于第一卡槽101内,第一卡槽101的槽底与第二卡槽201的槽底相贴合,且第一卡槽101的槽壁内侧与第二卡槽201的槽壁外侧过盈配合;第一卡槽101与第二卡槽201在平行于槽壁的方向上交错设置。
这样设计的混凝土构件外形简单,比较容易制模和成型。两个卡槽交错设置时产生的凸出部分和凹陷部分,可以使混凝土构件紧密的叠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未经成都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44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