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腔癌致病基因BPIFB2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15624.2 申请日: 2014-07-04
公开(公告)号: CN104059982A 公开(公告)日: 2014-09-24
发明(设计)人: 杨承刚;李红伟;常鹏;孙锦云 申请(专利权)人: 杨承刚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Q1/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0 北京市海***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口腔癌 致病 基因 bpifb2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口腔癌致病基因BPIFB2及所述致病基因在制备口腔癌辅助诊断或者预后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口腔癌(Oral Squarmous Cell Carcinomas,OSCC)是人体常见的肿瘤之一,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印度、斯里兰卡、巴西等其发病率可以达到全部肿瘤的25%。近年来口腔癌的发病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口腔鳞癌不仅发病率高,且恶性程度较高;往往造成语音、咀嚼、吞咽、面容等功能障碍和严重的面容毁损,并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五年生存率只有60%左右。尽管近来口腔癌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放疗、化疗的广泛应用,但口腔癌的五年生存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口腔癌的发病机制不清,侵袭转移机制不明,缺乏有效的早期预防和预后判断手段。因此研究口腔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从中找到口腔癌早期预防、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法是口腔癌研究中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转录组学是研究活细胞在某一功能状态下所含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的类型和拷贝数,反应了某一特定时间和空间细胞内所有基因的表达情况。转录组动态反应了细胞的生长发育状态,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以及不同细胞类型都具有细胞特异的转录组,了解转录组是解读细胞的分子功能、组成成分及其完成的生物过程所必需的,对我们理解生命体机体发育、疾病发生与预防都具有重要作用。

以Roche454,Illumina Solexa和ABI SOLiD为代表的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大规模应用基因组和转录组学方法解决科学问题成为可能。mRNA测序(mRNA sequencing,mRNA-Seq)是把mRNA逆转录生成的cDNA,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cDNA测序,全面快速地获取某一物种特定器官或组织样本在某一状态下几乎所有转录本表达丰度的信息。各类型的转录本都可以采用同样的原理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深度测序,来反应它们的表达水平,统称为RNA-Seq。伴随着二代测序平台的商业化,尤其是RNA-Seq技术的应用,上千万甚至是上亿的通量测序极大的提高了转录组测序的深度和覆盖度,使得定性和定量分析转录组成为可能,推动了转录组学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到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并取得突出进展,使我们对于疾病的分子与遗传学基础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些研究成果对于阐明疾病的病因、解析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寻找疾病特异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进而提升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人通过Illumina公司的HiSeq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选取8例口腔癌癌变、癌旁及正常组织的转录组深度测序分析,初步筛选出影响口腔癌发生发展的相关基因BPIFB2,并进一步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实了BPIFB2基因与口腔癌的关系:BPIFB2与口腔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用于制备口腔癌辅助诊断或者预后制剂,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口腔癌致病相关基因BPIFB2。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检测BPIFB2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PCR试剂盒。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对检测BPIFB2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PCR引物。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BPIFB2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PCR试剂盒使用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BPIFB2基因在制备口腔癌的诊断或者预后产品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对癌变、癌旁及正常组织的三组样品进行高通量cDNA测序,检测到癌变与癌旁组织之间有252个差异表达基因,癌变与正常组织之间有234个差异表达基因,为了更好的理解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发明人对表达失调的基因进行Gene Ontology的功能富集分析。最终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BPIFB2。

本发明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筛选到的口腔癌致病基因BPIFB2在口腔癌患病病人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承刚,未经杨承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5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