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型汽车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15825.2 申请日: 2014-06-25
公开(公告)号: CN104626983A 公开(公告)日: 2015-05-20
发明(设计)人: 易明;易慧;易莹 申请(专利权)人: 易莹
主分类号: B60K26/02 分类号: B60K26/02;B62D1/04;B60T7/08;B62D5/04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331700 江西省南昌***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安全 汽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到一类安全型汽车。

本发明所说的安全型汽车,是指一类以大幅度提高汽车防范交通亊故能力为目标,并在详细研究分析各种交通亊故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汽车设计、汽车制造这个角度提出可行技术方案而改进的新型汽车。

这类能有效防范大量交通亊故的安全型汽车,其技术领域当然地属于“汽车技术”这个范畴。

背景技术

2011年6月6日,我有一位朋友与他自己的弟弟合伙买了一辆重型卡车;他倆把车开回家后想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停车,但在“倒车”时,这位朋友却不慎“误踩油门”,结果汽车突然地发疯似地后退,侧翻跌入深深的护城河中;由于车头变形打不开车门,兄弟俩人不幸双双溺水身亡。

无独有偶,追悼会刚开6天;6月14日,我另一位朋友到外地办亊,他开车到外地的一座大桥上发现前方在“大堵车”,于是他想掉头绕道;但也是在倒车时“误踩油门”,结果汽车倒退着撞破大桥拦杆,汽车从高高的桥上跌入洪水中,他和同车的几个同伴都不幸身亡。

这两起非常雷同的“误踩油门”的重大交通亊故对我产生了极大的震动;我想:如果汽车具有“能夠防止误踩油门”的功能,那么这两起“误踩油门”的事故就应该不会发生----或许,误踩油门的过错不应该全部由驾驶员来担当,在汽车的设计上是否存在着不足?怀着对朋友的思念,我产生了研究安全型汽车的想法。

为了研究安全型汽车,本发明人开始细心地观察汽车的各种装置。在调查中本发明人惊讶地发现----从各种重卡、中卡、轻卡、皮卡到大巴、中巴、小巴再到各种小轿车;它们的行车控制装置居然都有两个共同的特征:

1、所有的汽车其刹车控制装置和油门控制装置都是按一个固定模式来设置的;即左边安置着刹车踏板,右边则安置着油门踏板;而这两个重要的功能相反的行车控制装置,居然都由驾驶员用右脚进行“盲踩”。

2、所有的汽车驾驶盘都是圆形的。

毫无疑问,从1886年汽车被发明以后,汽车的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就一直被安置在一起,而汽车驾驶盘一定是圆的----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永远不可变动的设计模式。

一百多年来,人类为了追求完美汽车,与汽车相关的发明创造何止100万件?现在的汽车不要说电子、传感、电脑,就是卫星定位也早巳普及;各种最新技术、高科技技术的大量应用,除了汽车设计专家,谁还敢对汽车的设计说三道四?

能例外的就是行车控制装置的设置模式----即汽车的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一定安置在一起,而汽车驾驶盘一定是圆的----它们在一百多年人类追求完美汽车的改进浪潮中,竟能屹立不动,至今还沒有出现过任何改变。有一个让本发明人及大家都非常信服的证据能证明这两个设置模式的顽固性----这几年电动汽车应运而生,但无论哪款电动汽车都仍然传承了“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一定安置在一起,汽车驾驶盘一定是圆的”的顽固模式;我们知道电动汽车根本不烧油,它根本不存在“油门系统”,但电动汽车的刹车踏板旁边却仍然赫然地安置着“油门踏板”。

在电动汽车上安装油门踏板,这是不是一种僵化固定的思维?我们应该知道----油门系统使用“油门踏板”来进行控制,这在一百多年前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当时只能使用机械方式来进行油门控制;而到了现在,我们依托新的技术则一定还有其它选择。至于汽车驾驶盘是圆的,这在一百多年前也是唯一的选择;因为当时人们只能借助能省力的“扛杆机械”来进行汽车方向控制;而到了现在,我们依托新的技术也一定还有其它选择。到这时本发明人终于体会到了僵化固定思维和陈旧模式的危害----是它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技术禁区,是它阻碍了人类追求完美汽车的进程;到这时本发明人终于明白----研究更加完美的安全型汽车,它唯一的技术切入点就是解放思想抛弃僵化固定思维,用创新的理念打破传陈旧的模式。

我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现在汽车控制装置的设计模式尚存不足,其缺陷在于:

1、把工作效果相反的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安置在一起,同时还要求驾驶员用右脚去进行“盲踩”;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谁也无法担保驾驶员一次又一次地“盲踩”,一千次一万次地“盲踩”----而永远不会出现“误踩”;而一旦出现“误踩”,不论是“误踩油门”还是“误踩刹车”;都将使汽车“失控”;而一旦出现“汽车失控”,轻则只出现亊故苗头,重则出现亊故,运气不好的驾驶员则将酿出重大交通亊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莹;,未经易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58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