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旅行便携取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16284.5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1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梁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旅行 便携 取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暖器,特别涉及一种旅行便携取暖器。
背景技术
取暖器是用于取暖的设备,其品种多样化,最常见的电取暖器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一般的电取暖器均是放置在室内使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忙碌的同时也开始偶尔享受下惬意的生活,旅行就是其中的一种,但在寒冷的冬季,旅行并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随着气温的降低,会感觉越来越冷,尤其是很多野营爱好者,虽然帐篷能起到一定的遮风避雨的作用,但是随着夜幕降临,气温会越来越低,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既无法抵挡寒冷的侵袭,又容易导致出现感冒等状况,使得减少了旅行途中的乐趣。如果设计一款便携的户外取暖器,能提高较大的热量,相信会受到很多旅游人士的喜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携带,操作简单,保暖效果良好,能很好的将热气排出,使其在寒冷的户外也能得到温暖的旅行便携取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发明的旅行便携取暖器,包括取暖箱,取暖箱内设有出风箱,出风箱设置在取暖箱内底面上,出风箱一侧安装有电池盒,其另一侧安装有排气管,电池盒内安装有蓄电池,出风箱上表面连接有暖风筒,暖风筒与出风箱之间均开有对应的通孔,通孔直径在0.5-1毫米之间,暖风筒上表面连接有加热晶体管,加热晶体管底部与暖风筒连接,其顶部与下加热组件连接,下加热组件为一横向加热管,下加热组件上设有上加热组件,上加热组件为一加热板,且上加热组件不止一个,上加热组件、下加热组件、加热晶体管及暖风筒均与蓄电池电连,蓄电池外接电源。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上加热组件及下加热组件分为两个加热通道,且加热通道与通过加热晶体管与暖风筒连接。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上加热组件和下加热组件均采用PTC陶瓷发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排气管内套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和排气管是一个同心双套波纹管。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取暖箱外侧包覆有保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旅行便携取暖器方便携带,操作简单,保暖效果良好,能很好的将热气排出,使其在寒冷的户外也能得到温暖,尤其适用于户外住帐篷时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取暖箱;2.排气管;3.暖风筒;4.出风箱;5.下加热组件;6.上加热组件;7.加热晶体管;8.电池盒;9.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旅行便携取暖器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取暖箱1,取暖箱1内设有出风箱4,出风箱4设置在取暖箱1内底面上,出风箱4一侧安装有电池盒8,其另一侧安装有排气管2,电池盒8内安装有蓄电池9,出风箱4上表面连接有暖风筒3,暖风筒3与出风箱4之间均开有对应的通孔,通孔直径在0.5-1毫米之间,暖风筒3上表面连接有加热晶体管7,加热晶体管7底部与暖风筒3连接,其顶部与下加热组件5连接,下加热组件5为一横向加热管,下加热组件5上设有上加热组件6,上加热组件6为一加热板,且上加热组件6不止一个,上加热组件6、下加热组件5、加热晶体管7及暖风筒3均与蓄电池9电连,蓄电池9外接电源,所述上加热组件6及下加热组件5分为两个加热通道,且加热通道与通过加热晶体管7与暖风筒3连接,所述上加热组件6和下加热组件5均采用PTC陶瓷发热材料制成,所述排气管2内套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和排气管2是一个同心双套波纹管,所述取暖箱1外侧包覆有保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62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