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纳米竹炭口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16667.2 申请日: 2014-07-06
公开(公告)号: CN104041963A 公开(公告)日: 2014-09-17
发明(设计)人: 耿云花 申请(专利权)人: 滁州惠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41D13/11 分类号: A41D13/11;D06M23/12;D06M11/74;D06M11/46;D06M15/03;D06M13/02;D06M101/2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9001 安徽省滁州***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改性 纳米 口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疗卫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抗菌除菌的改性纳米竹炭口罩。

 

背景技术

当前人类的某些疾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如SARS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 胞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这些病毒严重威胁着人的健康,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很多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中,可借助空气、飞沫传播,另外与污染的食具也有一定关系, 给预防带来很大的难度,容易发生流行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在相对密闭环境 工作的人、经常处于人群密集环境中的人、大中小学学生最容易受到传染。当前对于 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的主要办法就是戴口罩,另外就是经常用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有条件者接种疫苗。口罩是一种面罩,它的事业从古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市场上流通的普通口罩一般是脱脂棉纱或者无纺布制作而成,阻挡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但是并不能有效的抗菌、吸湿、祛味,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在现有技术中,化工等通过呼吸道有害人体的行业所用口罩,结构都非常复杂。传统的医用口罩基本上是采用相同品种的无菌纱布制成,由于纱布孔隙大,阻挡作用有限,为了加强阻挡效果必须用很多层,例如8-12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阻挡借空气、飞沫传播的病毒进入人们呼吸道,长时间使用或热天使用会感到不舒服,影响正常呼吸。

竹炭具有特有的吸附性能,能够抗菌、吸湿、祛味、保健,可防止危害物质的侵袭,有些防止生产工作中的有害气体和物质。竹炭粉的比表面积可达到 600-800m2/g,因此几乎与活性炭一样具有强大的吸附特性。

目前竹炭功能的口罩很多都是采用竹炭纤维布,与传统的医用口罩相比,吸附功能提高不明显,而且依然采用的是很多层的结构,影响透气性。还有一种过滤口罩,一般是采用独立状态的活性炭粒或竹炭(木炭)片在纱布或滤网中使用,其较大的固态形状不仅造成使用不方便,而且,其比表面积和吸附速度也不如粉状竹炭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抗菌、吸湿、祛味、保健功能、且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的环保竹炭口罩。该方法以壳聚糖为囊材料,改性纳米竹炭为芯材料,得到的产品绿色环保、安全高效、且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以蜂蜡作为粘合剂将微胶囊整理到纺织品上,具有良好的耐洗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性纳米竹炭口罩,包括内罩和外罩,内罩设有拆卸口,拆卸口内装有过滤层,其中,所述过滤层包括改性纳米竹炭粉。

进一步,所述过滤层中的改性纳米竹炭粉,是由毛竹炭化后研磨得到纳米竹炭粉,然后将纳米竹炭粉通过二氧化钛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纳米竹炭粉,与壳聚糖制备成微胶囊,然后将微胶囊通过蜂蜡粘合到过滤层上。

进一步,所述过滤层为多层。

进一步,所述内罩和外罩以及过滤层的基材都是由驻极体熔喷聚丙烯纤维无纺布制成,将聚丙烯熔体从喷丝孔中喷出,然后用高速热空气将其吹成超细纤维,使其飞向凝网帘而冷却粘合形成无纺布,然后经过电极放电使无纺布驻极,内罩基材的无纺布其单位面积重量为20-25g/㎡,外罩基材的无纺布其单位面积重量为30-45g/㎡,过滤层基材的无纺布其单位面积重量为40-60g/㎡,所述聚丙烯纤维包括电荷加强添加剂和受阻胺光稳定剂,纤维纤度为0.02-0.05丹尼尔。

一种如上所述的改性纳米竹炭口罩的制备方法,其中,将块状竹炭破碎成3cm大小的竹炭块、接着放入40%的硝酸溶液中浸泡5h,然后烘干,接着锤式粉碎至120目,然后经过气流磨、双向旋转球磨,得到粒径小于100nm的纳米竹炭粉,然后将纳米竹炭粉制成悬浮溶液,加入纳米二氧化钛,然后搅拌并进行超声分散,超声频率为20-22kHz,时间15-20min,离心干燥得到改性纳米竹炭粉,其中竹炭粉:二氧化钛的重量比为12-20:1,将改性纳米竹炭粉作为芯材,壳聚糖作为壳材,制备成微胶囊,微胶囊的囊层厚度为1μm,直径为5μm,芯囊厚度比为12:1,通过蜂蜡作为粘结剂在75℃下将微胶囊粘合到无纺布上,得到过滤层。

进一步,所述竹炭是将毛竹进行炭化得到的,其中所述的炭化采用分段炭化:以6-8℃/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50-275℃,炭化3-4h,然后以10-12℃/min的升温速率升至400-450℃,再炭化2-3h,最后以15-18℃/min的升温速率升至660-720℃,并炭化处理2-3h,得到竹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惠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滁州惠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66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