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容器塞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16898.3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7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森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栓乐多瓶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9/00 | 分类号: | B65D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喻慧玲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永康***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组合式容器塞,特别是仅由一塞体与一盖体结合所构成,该塞体与盖体可以形成牢固的结合,并可用以将容器的开口有效密封的容器塞。
背景技术
请阅图1所示,其是申请人所申请中国台湾发明第I357876号“气压式塞盖”专利,其由一塞体91与一盖体92所构成,该塞体91是由可变形材料制成杯状的,具有一开口部93及一容室94,在该开口部93的内、外壁分别形成内结合部93a与外结合部93b;该盖体92设有与塞体91相对应的内结合部92a与外结合部92b,使该盖体92与塞体91可以由该相对应的内、外结合部相结合,为达到较佳的结合效果,该塞体91还可以设有卡块94,该盖体92设有相对应的卡掣孔95,当盖体92与塞体91相结合时,该卡块94与卡掣孔95同样可以相结合,以使盖体92与塞体91的结合更为确实。
请阅图2所示,其是申请人另申请中国台湾发明第I369324号“瓶塞构造”专利,其同样由一塞体81与一盖体82所构成,该塞体81由可变形材料制成,塞体81的一端设有一环状凸出的结合部83,该盖体82具有一顶部及由该顶部底面的周围向下延伸一环墙84,该盖体82在顶部的底面另延伸有一补助墙85,使该补助墙85与环墙84之间形成一结合槽86,由该结合槽86供塞体81的结合部83成紧密的嵌入,以使该塞体81与盖体82可以相结合,此外,该塞体81的结合部83还可以设有凸出的凸环87,及该盖体82的环墙84内表面设有环状凹槽88,使该盖体82与塞体81可以由该凸环87及环状凹槽88作进一步的结合,再者,该盖体82的环墙84与补助墙85的相对壁面更可以设置数凸条89,由该凸条89可以破坏并深入在该塞体81的结合部83表面,以防止该塞体81与盖体82相对地旋转。
申请人就上述容器塞再提供一种不同构造,使该容器塞的盖体同样可以方便的与一塞体相结合,且该结合后的塞体与盖体可以形成牢固的结合,且不会有脱落的顾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上方、下方或等义的顶部、底部,是依图面所示,位于一构件上方侧为上方或顶部,位于下方侧为下方或底部。
本发明所述的侧边,是依图面所示,位于一构件的终止端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容器塞,该容器塞的盖体可以方便的与一塞体结合,且该塞体与盖体可以形成牢固的结合,且不会有脱落的顾虑。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容器塞,该容器塞由一盖体与一塞体结合,且该结合后的塞体与盖体不会形成相对旋转。
为达到前述发明目的及功效,本发明的组合式容器塞,包含:一塞体,由可变形材料制成,该塞体具有一开口部,形成该开口部的外壁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具有侧墙部及卡掣部;及一盖体,由其底表面或周缘向下延伸有一环墙,该环墙的内壁面设有与塞体的结合部相对应的结合部,该盖体的结合部可以卡掣在塞体的卡掣部,该盖体另形成有侧墙部,该盖体的侧墙部可以与塞体的侧墙部相抵接。
本发明的组合式容器塞,其中,该塞体形成开口部的外壁设有一导引部,及该盖体的环墙内壁面设有与上述导引部相对应的导引部,该盖体的导引部可以与塞体的导引部相嵌合。
本发明的组合式容器塞,其中,该塞体的结合部是形成径向凸出的凸块,该凸块的二侧形成侧墙部,该凸块的底侧形成卡掣部;该盖体的环墙底侧厚度大于环墙上侧的厚度,以形成该盖体的结合部。
本发明的组合式容器塞,其中,该塞体的底侧厚度小于顶侧厚度,以形成该塞体的结合部;该盖体的结合部是形成凸设于环墙内部的钩体,该钩体的二端边形成侧墙部。
本发明的组合式容器塞,其中,该塞体的结合部是形成隐于该塞体的凹槽,形成该凹槽的二端边是形成侧墙部,及该凹槽上方与塞体的厚度差部位是形成卡掣部。
本发明的组合式容器塞,其中,该钩体的二端边的侧墙部是形成导引部,该导引部可以与塞体的导引部相嵌合。
本发明的组合式容器塞,由于盖体与塞体可以很方便且形成牢固的结合,因此,本发明的组合式容器塞具有不会脱落的功效。
本发明的组合式容器塞,由于盖体与塞体结合后具有侧墙部可以相抵接,因此,本发明的组合式容器塞的塞体与盖体结合后,具有不会形成相对旋转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中国台湾发明第I357876号容器塞构造图。
图2是中国台湾发明第I369324号容器塞构造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容器塞分解立体。
图4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容器塞未结合时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容器塞组合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栓乐多瓶塞有限公司,未经栓乐多瓶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68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液体无菌包装袋的塑料焊接接头
- 下一篇:钢管进料仓调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