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靠颈托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8140.3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6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游;高艳杰;周广刚;姜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广刚 |
主分类号: | A61G5/10 | 分类号: | A61G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靠颈托 转换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颈靠颈托转换装置,颈靠(18)外侧与椅背固定,其特征在于:颈靠(18)内侧设有颈托(12),颈托(12)两侧各设有一组驱动机构,可驱动颈托(12)相对颈靠(18)运动,每组驱动机构包括前后驱动机构、左右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颈靠颈托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轮椅车很少有保健颈靠,更没有颈托。颈靠作为轮椅的一个附件应用比较常见,但当患者处于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或颈椎错位复位后的稳定和恢复时,光有颈靠就不行,要控制颈椎活动角度,需要颈托,颈托可固定颈椎,并具有一定牵引作用。现有技术中,既能做颈靠使用,又能做颈托使用的装置尚属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靠颈托转换装置,能够实现颈靠和颈托之间的转换,使得颈靠同时还能够做颈托使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颈靠颈托转换装置,颈靠(18)外侧与椅背固定,其特征在于:颈靠(18)内侧设有颈托(12),颈托(12)两侧各设有一组驱动机构,可驱动颈托(12)相对颈靠(18)运动,每组驱动机构包括前后驱动机构、左右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
所说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电机A(13),电机A(13)输出轴与颈托(12)端部固定,电机A(13)固定在支架连接板(7)上;
所说的前后驱动机构包括电机B(16)、由电机B(16)驱动的第一滚珠丝杠副(3),第一滚珠丝杠副(3)的螺母与第一支架体(2)固定,第一支架体(2)与支架连接板(7)垂直连接固定;
所说的左右驱动机构包括电机C(5)、由电机C(5)驱动的第二滚珠丝杠副(17),第二滚珠丝杠副(17)的螺母与第二支架体(1)固定,第二支架体(1)与第一滚珠丝杠副(3)的第一轴承座(4)固定,第二滚珠丝杠副(17)安装在第一轴承座(10)上,第一轴承座(10)固定在轴承架(6)上,轴承架(6)与椅背固定。
颈托(12)的形状大小与颈靠(18)内侧的形状大小相同。
颈托(12)、颈靠(18)的上边缘呈上颌仿形线,颈托(12)、颈靠(18)的下边缘呈胸部仿形线。
颈托(12)、颈靠(18)均由塑料制成。
所说的椅背可以为电动轮椅椅背。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颈靠内侧设有颈托,颈托两侧各设有一组驱动机构,每组驱动机构包括前后驱动机构、左右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可驱动颈托相对颈靠前后、左右、旋转运动,从而实现颈靠和颈托之间的转换,使得颈靠同时还能够做颈托使用。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易于操作。本发明颈托、颈靠的上边缘呈上颌仿形线,颈托、颈靠的下边缘呈胸部仿形线,进一步增加颈托、颈靠的稳定性、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做颈托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颈靠18外侧与椅背19固定,颈靠18内侧设有颈托12。颈托12的形状大小与颈靠18内侧的形状大小相同,在做颈靠使用时,颈托12也是颈靠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颈托、颈靠的上边缘呈上颌仿形线,颈托、颈靠的下边缘呈胸部仿形线。颈托12、颈靠18均由塑料制成,所说的椅背19为电动轮椅椅背。
颈托12两侧各设有一组驱动机构,可驱动颈托12相对颈靠18运动,实现颈靠和颈托的转换。每组驱动机构包括前后驱动机构、左右驱动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图1中给出的是一组驱动机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广刚,未经周广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8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