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离子传导膜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8498.6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6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章;张华民;李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2/1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离子 传导 电池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多孔离子传导膜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离子传导膜采用的材料为聚砜、聚醚砜、磺化聚四氟乙烯、氯甲基化聚砜、磺化聚砜、磺化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磺化聚酰亚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啶、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聚丙烯、聚偏氟乙烯、聚苯并咪唑、聚苯基喹喔琳、聚苯基恶唑、聚乙烯咪唑、咪唑接枝的聚砜、吡啶接枝的聚砜、咪唑接枝的聚醚砜、吡啶接枝的聚醚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多孔离子传导膜的结构为典型的非对称多孔膜,由一致密皮层和大孔支撑层叠合组成;膜皮层孔径为8-10nm,孔隙率为30%~70%,厚度为8~20微米;大孔支撑层厚10~50微米,孔平均大小为2~5微米,孔隙率为50%~80%。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离子传导膜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制备多孔离子传导膜所需材料溶于难挥发性溶剂与辅助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得到铸膜液I;其中辅助溶剂占混合溶剂质量的10-90%;难挥发性溶剂为环丁砜,甲基磺酸,多聚磷酸,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辅助溶剂为DMAC、NMP、DMSO、氯仿、丙酮、四氢呋喃、甲苯、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2)将铸膜液I倾倒于水平放置的平板上,在0-100℃的环境下使辅助溶剂完全挥发得到铸膜液II,将铸膜液II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固化得到所述的多孔离子传导膜。
3.按照权利要求2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膜液I浓度为1-30wt%。
4.按照权利要求2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铸膜液II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固化过程为,将盛有铸膜液II的平板浸没于非溶剂中至其固化,从平板上将膜取下即可;非溶剂为水、乙醇、丙醇、丁醇、异丙醇、氯仿、丙酮、甲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按照权利要求2或4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平板为玻璃板。
6.按照权利要求2的应用,其特征在于:0-50℃的环境中挥发1-24小时除掉辅助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849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电池
- 下一篇:亲水化改性的多孔隔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