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换式稳压器控制电路及稳定输出电气信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9863.5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5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晖;郑文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式稳压器 电气信号 控制电路 时脉控制单元 控制信号 脉冲屏蔽 稳定输出 振荡信号 调制器 振荡器 调节输出电压 参考电压 反馈电压 睡眠模式 预定区间 屏蔽 耦接 输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换式稳压器控制电路及稳定输出电气信号的方法。切换式稳压器控制电路包括切换式稳压器及时脉控制单元。切换式稳压器根据参考电压和反馈电压调节输出电压。时脉控制单元耦接切换式稳压器,其包括振荡器和脉冲屏蔽调制器。振荡器提供振荡信号,而脉冲屏蔽调制器用以产生屏蔽该振荡信号一部分的控制信号。时脉控制单元提供控制信号以维持切换式稳压器在一睡眠模式中的输出电气信号在一预定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切换式稳压器的控制电路及一种稳定输出电气信号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让切换式稳压器在睡眠模式时具有超低耗流的切换式稳压器控制电路及稳定输出电气信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路系统经常需要电压调节器提供一个精确的输出电压,做为其他电路运作的基准。有许多切换式调节器是自行产生一个参考电压,然后利用误差放大器(erroramplifier)和反馈机制,以调节上述的输出电压。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所示出的切换式稳压器的概要方块图。请参照图1,切换式稳压器100包括调节电路120、时脉产生器140、反馈控制电路150以及睡眠控制单元160。此现有技术的切换式稳压器可根据参考电压VREF和反馈电压VFB调节输出电压。调节电路120用以接收驱动信号以将输出电压稳定在一预定的电平区间。时脉产生器140提供一时脉信号OSC以及一控制信号ENH。反馈控制电路150根据反馈电压VFB和参考电压VREF提供反馈控制机制。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所示出的切换式稳压器的信号波形图。当图1的切换式稳压器在无负载的状态或是轻负载的状态,切换式稳压器进入睡眠模式(sleep mode)。睡眠控制单元160的架构可用以限制反馈电压VFB的上限(VH)与下限(VL)。如图2所述,当VFB大于VH时,睡眠控制单元160内部一闩锁器(未示出)的置位端SET等于1,重置端RESET等于0,因此闩锁器输出端Q1B也等于0(Q1B=0)。在此时,时脉信号OSC减少切换次数(OSC转换到不切换OSC期间)。当反馈电压VFB小于VL,则闩锁器的SET端等于0,RESET端等于1,输出端也等于1(Q1B=1=控制信号ENH)。此时时脉信号OSC是正常切换的。然而,当反馈电压VFB为上限与下限之间(VL<VFB<VH),输出端Q1B等于控制信号ENH(Q1B=ENH)且为维持上一个状态。因此,虽此架构可降低耗电流,然而当切换式稳压器从正常操作模式(normal mode)切换到睡眠模式时,若反馈电压VFB的初始值在VL<VFB<VH之间,闩锁器的输出端Q1B将维持上一个状态,使得控制信号ENH等于Q1B且两者皆维持为1,故切换式稳压器可能一直留在正常操作模式,无法将耗电流做动态调整。
由此可见,在现有的切换式稳压器里,当系统进到睡眠模式时,切换式稳压器的输入端仍会有一定的耗电流存,例如切换式稳压器中各元件的耗电流可能仍然存在。因此,若此系统的电源是电池的应用或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应用,则无法达成市场上低耗流及延长电池使用时间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换式稳压器控制电路及稳定输出电气信号的方法,可在睡眠模式时达到超低耗流。
本发明提出一种切换式稳压器控制电路,包括切换式稳压器及时脉控制单元。切换式稳压器根据参考电压和反馈电压调节输出电压。时脉控制单元耦接切换式稳压器,其包括振荡器和脉冲屏蔽调制器。振荡器提供振荡信号,而脉冲屏蔽调制器用以产生屏蔽该振荡信号一部分的控制信号。时脉控制单元提供控制信号以维持切换式稳压器在一睡眠模式中的输出电气信号在一预定区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时脉控制单元包括除频器、脉冲屏蔽调制器以及逻辑运算器。除频器耦接在振荡器与脉冲屏蔽调制器之间,用以除频振荡信号以产生除频振荡信号。当接收到睡眠信号时,脉冲屏蔽调制器根据除频振荡信号产生控制信号。此外,逻辑运算器耦接振荡器和脉冲屏蔽调制器,用以根据振荡信号与控制信号产生时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98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