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酸氟西汀胶囊杂质的合成、纯化及含量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20002.9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8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时文祥;王贞;相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瑞尔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3/06 | 分类号: | C07C213/06;C07C213/10;C07C217/48;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酸 氟西汀 胶囊 杂质 合成 纯化 含量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酸氟西汀胶囊的杂质合成及控制方法,尤其是(3RS)-N-甲基-3-苯基-3-[3-(三氟甲基)苯酚]-丙烷-1-胺的合成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盐酸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强且专一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其能有效地抑制神经元从突触间隙中摄取5-羟色胺,增加间隙中可供实际利用的这种神经递质,从而改善情感状态,治疗抑郁性精神障碍。
(3RS)-N-甲基-3-苯基-3-[3-(三氟甲基)苯酚]-丙烷-1-胺,是氟西汀的位置异构体,中国药典没有收载该杂质,EP7.0中作为盐酸氟西汀杂质C收载,但EP标准中未对该杂质进行控制。
为了更好的控制盐酸氟西汀胶囊的质量,必须对其中的杂质进行控制,因此制备该物质作为标准物质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RS)-N-甲基-3-苯基-3-[3-(三氟甲基)苯酚]-丙烷-1-胺的合成方法、纯化方法及胶囊中的杂质C含量控制方法。(3RS)-N-甲基-3-苯基-3-[3-(三氟甲基)苯酚]-丙烷-1-胺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合成方法:
所述的合成方法起始物料为1-氯-3-三氟甲基-苯和氨基醇,在氢化钠作用下经反应而得。
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00~125℃,反应时间为1~10小时。
所述的反应在DMSO或DMF溶液中进行。
纯化方法:
萃取结合柱层析。
1、萃取:其特征在于所用溶剂为乙醚和甲苯。
2、柱层析:其特征在于所用固定相为硅胶。
3、柱层析:其特征在于所用流动相(洗脱机)含甲醇和二氯甲烷。
杂质含量控制方法: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氰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250×4.6mm,5μm),以三乙胺缓冲液(1000ml水中加10ml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值至6.0)-乙腈(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nm。理论板数按氟西汀杂质C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测定法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氟西汀20mg),置10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杂质C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5ug的溶液。
分别精密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杂质C含量不得大于0.2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工艺:
1.向2.0升圆底烧瓶中加入24.5克的氨基醇(0.148摩尔)加入215毫升DMSO。
2.向此溶液中加入5.72克(0.238摩尔)氢化钠。将溶液加热至60℃反应1小时。
3.向此色溶液中加入50毫升1-氯-3-三氟甲基-苯67.3g(0.374摩尔)。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115℃反应6小时。
4.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1.0升水以淬灭反应。
5.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醚萃取(2次500mL),然后用甲苯(2次500毫升)提取两次。将有机层合并,并用盐水洗涤两次。将水层分离,将有机层干燥,过滤并旋转蒸发,得到60克粗品。
6.用5%甲醇与二氯甲烷作为洗脱剂通过柱色谱(硅胶)纯化得目标化合物42克。
实施例2
工艺:
1.向2.0升圆底烧瓶中加入24.5克的氨基醇(0.148摩尔)加入215毫升DMSO。
2.向此溶液中加入5.72克(0.238摩尔)氢化钠。将溶液加热至60℃反应1小时。
3.向此色溶液中加入50毫升1-氯-3-三氟甲基-苯67.3g(0.374摩尔)。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100℃反应10小时。
4.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1.0升水以淬灭反应。
5.将反应混合物用乙醚萃取(2次500mL),然后用甲苯(2次500毫升)提取两次。将有机层合并,并用盐水洗涤两次。将水层分离,将有机层干燥,过滤并旋转蒸发,得到58克粗品。
6.用10%甲醇与二氯甲烷作为洗脱剂通过柱色谱(硅胶)纯化得目标化合物39克。
实施例3
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瑞尔医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瑞尔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00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