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更换模块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0447.7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1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新;刘小昌;吕泽;王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更换 模块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更换模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燃料的日益匮乏和人们对于环境的日益关注,掀起了新一轮的电动汽车研究与应用高潮。目前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好等优点,电动汽车基本选择锂离子电池作为驱动电源。由于电动汽车驱动电源需要较高的输出功率,因而要求驱动电源一般采用较高的电压与一定容量的电池组,一定容量则需要将单体容量较小的电芯并联达到一定容量要求,通常称之为单体模块,而要达到一定电压则需要将一定数量的单体模块串联起来。在电动汽车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电芯制程、自放电等原因,串联的模块之中常出现单个模块因其中的一个电芯问题不符合电池组应用要求,在这种情况出现后,通常要将该模块换下来,重新组合一个模块换上去。在电动汽车发展逐步规模化以后,因为以上原因更换下来的单个模块越来越多,换下来的电池形成了大量的库存,造成了大量资金积压。同时在新更换上去的模块因为和电池组中其他模块不一致会造成不匹配,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仍然需要更换模块,给维修部门增加工作量,造成人力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更换模块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锂离子电池更换模块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故障电池组运行里程参数;
(2)获取除需更换电池模块以外的其他模块的容量信息,计算模块内单体电芯平均容量;
(3)获取除需更换电池模块以外的其他模块的内阻信息,计算模块内n个单体电芯的平均内阻;
(4)在被更换下来的电芯中挑选相同型号,容量为步骤(2)中计算单体电芯平均容量的1~1.03倍,内阻为步骤(3)中计算单体电芯平均内阻的0.8~1.2倍,所选单体电芯的运行里程为步骤(1)运行里程参数的0.8~1.2倍,自放电合格的单体电芯,按照原模块组装方式组成模块。
所选单体电芯月自放电率小于4%。
步骤(4)中所选的电芯为更换下来的电池组中本身无异常电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因其他单体电芯问题更换下来的电池组中本身无异常且运行里程相近的电芯制备成模块供问题电池组更换使用,一方面保证了电池组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减少了更换下来的电芯库存,同时降低了电池使用成本。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更换模块后电压一致性分析图。
图2为更换模块后电压一致性分析图。
图3为用新电芯组装模块更换后电压一致性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以4只单体电芯并联为一个模块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读取仪表盘获得该电池组运行里程参数为35100Km;
2、通过测试柜分容获取除需更换电池模块以外的其他模块的容量信息,计算其平均值为42Ah,则单只电芯的容量为10.5Ah;
3、通过内阻仪测量获取除需更换电池模块以外的其他模块的内阻信息,计算其平均值为1.875 mΩ,则模块内4个单体电芯的平均内阻为7.5 mΩ;
4、挑选相同型号的单体电芯,容量为10.5~10.8Ah之间,具体分别为10.5Ah、10.6Ah、10.6Ah、10.7Ah;内阻为6.0~9.0 mΩ之间,具体分别为6.8mΩ、7.2mΩ、8.1mΩ、6.5mΩ、运行里程为28100~42100Km,具体分别为37523Km、37523Km、 4012Km、4012Km;月自放电率分别为2.3%、2.5%、3.0%、2.7%;按照原模块组装方式组成模块。
图1为更换模块后电压一致性分析图,空电态极差小于100mV,如图1所示,一致性良好。
实施例二
以4只单体电芯并联为一个模块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读取仪表盘获得该电池组运行里程参数为64500Km;
2、通过测试柜分容获取除需更换电池模块以外的其他模块的容量信息,计算其平均值为39.2Ah,则单只电芯的容量为9.8Ah;
3、通过内阻仪测量获取除需更换电池模块以外的其他模块的内阻信息,计算其平均值为2.13 mΩ,则模块内4个单体电芯的平均内阻为8.52 m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04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