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的园林防护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20763.4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6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心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9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园林 防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防护技术领域,是一种生态的园林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设施环境很多都离不开防护网的身影,像家居的隐形防护网、公路网、护栏网、铁路网和养殖护栏网等等,这类防护网在进行设计生产时要综合考虑其安全性、美观性和实用性。
现阶段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绿化一直在加强,同时农村的退耕还林以及生态养殖也被积极倡导和推广实施中。而园林及生态养殖的防护系统,其不同于隐形防护网和公路网等,还要综合考虑整体的自然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的园林防护系统,其主要用于农村的园林区和生态养殖区的防护,其利用绿色植物做成多层防护网,成本低、绿色环保,且可以进行修剪造型,非常美观。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的园林防护系统,其包括两层防护植物圈,所述的两层防护植物圈分别栽植枸橘和造刺树,两层植物圈上的植株交错的沿着生态防护系统的两层平行的防护线进行栽植,两层防护植物圈的层距为50cm。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的两层防护植物圈根据所处区域的光照分别将枸橘和造刺树栽植在不同防护层上,光照充足的一层栽植枸橘,另一层栽植造刺树。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的枸橘选用60cm以上的植株进行移栽,保持适度水分,防干防涝,栽植时植株间距约为20cm。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的造刺树栽植时,在防护线上开一条深15cm的栽植沟,栽植深度为苗木在苗床的原土印处,距离10-12cm栽植一株。
本发明与现有园林防护网相比,其有益效果为:通过两层防护植物圈,有效的对园林或养殖区进行了保护,具有工程防护功能的同时又可进行生物种植,两层防护植物圈形成后可完全圈盖所要保护的园林或养殖区,利用绿色植物做成多层防护网,不仅成本低,而且绿色环保,且可以进行修剪造型,安全、自然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园林防护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枸橘,2为造刺树,3为光线充足的防护层,4为另一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生态的园林防护系统,其包括两层防护植物圈,两层防护植物圈分别栽植枸橘和造刺树,两层防护植物圈上的植株交错的沿着生态防护系统的两层平行的防护线进行栽植,两层防护植物圈的层距为50cm。
两层防护植物圈每层均可栽植枸橘亦可栽植造刺树,根据所处区域的光照分别将枸橘和造刺树分别栽植在不同的防护层上,光照充足的一层栽植枸橘,另一层栽植造刺树。
枸橘选用60cm以上的植株进行移栽,保持适度水分,防干防涝,栽植时植株间距约为20cm。
造刺树栽植时,在防护线上开一条深15cm的栽植沟,栽植深度为苗木在苗床的原土印处,距离10-12cm栽植一株。
两层防护植物圈栽植后,经过一段周期生长完全形成防护圈,因枸橘和造刺树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后期不需要进行特别的人工护理,枸橘所结的果实还可以收集,药用价值非常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心生态园林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心生态园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07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塞滴灌管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冻充气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