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脲螯合生态环保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22071.3 | 申请日: | 2014-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5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佃平;曹兴华;杨茂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史贝美肥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7700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脲螯合 生态 环保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脲螯合生态环保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二) 背景技术
近10年来,人们研究螯合物技术,选择合适的螯合剂,将微量元素螯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氨基酸作为螯合剂,稳定常数适中,不受土壤pH及其它离子的干扰,可被作物直接吸收。按所用螯合剂的不同,在肥料工业中,美国使用最多的为EDTA(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EDTA对所有的过渡元素均有较强的螯合能力,但价格高,使用受到限制;我国曾一度提倡使用腐殖酸作为螯合剂,使成本有所降低,但腐殖酸浓度低,分子量大,螯合能力差。最近几年,采用氨基酸作为螯合剂,生产的螯合物吸收率大大提高,比其它的螯合物剂对农作物有更加明显的增产效果。
但是,目前肥料市场生产的都是微量元素(铜、铁、锌、锰、铬等)氨基酸螯合物,仅仅是氨基酸微肥的生产,作物施肥时还需要另外再施含大量元素的肥料。再就是锌与磷混合有拮抗作用,使锌与氨基酸螯合物,避免该现象的发生。因此,本制品是生产的一种新型脲螯合缓控释复合肥。符合国家发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要求。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增效、持久、节能、环保的脲螯合生态环保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本制品是采用脲甲醛工艺添加复合有机螯合剂生产含氮、磷、钾、硼、锌等元素的脲螯合缓控释复合肥。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脲螯合生态环保复合肥,其特殊之处在于:每吨脲螯合生态环保复合肥主要由下述原料制成:
磷酸一铵227 ㎏、氯化钾250㎏、硫酸锌22㎏、硼砂18㎏、复合氨基酸94㎏、脲甲醛50-120㎏、尿素259-317㎏。
按质量份数计,N含量为20%,P2O5的含量为10%,K2O的含量为15%,Zn的含量为0.5%,B的含量为0.2%,总养分≥45%,氨基酸含量≥7.5%。
本发明的脲螯合生态环保复合肥,每吨脲螯合生态环保复合肥主要由下述原料制成:
磷酸一铵227 ㎏、氯化钾250㎏、硫酸锌22㎏、硼砂18㎏、复合氨基酸94㎏、脲甲醛50㎏、尿素317㎏,
按质量份数计,N含量为20%,P2O5的含量为10%,K2O的含量为15%,Zn的含量为0.5%,B的含量为0.2%,总养分≥45%,氨基酸含量≥7.5%。
一种脲螯合生态环保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硫酸锌、硼砂加入到复合氨基酸中,使其复合氨基酸与硼、锌螯合,再加入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粉碎、搅拌,然后用脲甲醛液进行喷浆,在转鼓造粒机混合造粒、干燥、筛分、包装便生产出成品。
本发明脲螯合生态环保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将硫酸锌、硼砂按一定比例加入到复合氨基酸中,将pH调至7,该成品粒度为3.35mm~5.60mm,占总产品的92 %。
螯合条件:将pH设在中性略偏碱性的范围内, 确保微量元素与氨基酸的螯合效果。复合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时,锌也是以螯合态存在,缓解离子间的拮抗作用, 易被植物吸收利用。其中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质量分数为82/% 、水分的质量分数≤2.0%,脲螯合生态环保复合肥 AI值在50%-70%,冷水不溶性氮(CWIN)/总氮(TN)大于60%,养分的释放时间在2-6个月,可满足短期经济作物和长期大田作物的养分需求。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063-2009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产品是以氨基酸为主的复合肥,不仅富含农作物所必需的氮、磷、钾、硼、锌等营养元素,而且缓解离子间拮抗作用,是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高效、环保、长效的新型肥料产品。在小麦、花生、水稻、番茄等作物上的试验表明,脲螯合缓控释复合肥与普通肥料相比分别增产10.4%、11.5%、13.6%、15.18%。
(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史贝美肥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史贝美肥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20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