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部件激光打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2767.6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4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蒋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赛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62 | 分类号: | B23K26/362;B23K26/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12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部件 激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部件的激光打标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制造,特别是像汽车轮毂、汽车转向节等铸造件,需要对其显著位置对车型、厂名、编号等信息进行标注、识别和分类进行打标,以前基本都才用钢印、拓印等技术手段进行打标作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手动和机械打标已经不能满足批量化需求,激光技术的产生,特别是激光蚀刻技术的发展为打标作业提供了可能,因此,设计一种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打标设备,对于提高打标作业,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部件激光打标装置,通过链排固定汽车部件,汽车部件随着链排运动,形成流水线进行打标作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汽车部件激光打标装置,由主体支架、主动链轮组件、链排、连接销钉、定位柱、固定柱、红外线探头、工件、从动链轮组件、打标机机头、打标机支架、驱动电机、驱动链条组成,驱动电机固定在主体支架下方,主动链轮组件固定在主体支架上方靠右的位置,主动链轮组件通过驱动链条与驱动电机连接在一起,从动链轮组件固定在主体支架上方靠左的位置,从动链轮组件与主动链轮组件处于同一水平线,红外线探头设置在主体支架上部且左右对称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排之间通过连接销钉连接在一起,两个链排可以绕销钉自由回转,链排形成一个环形回路设置在主动链轮组件和从动链轮组件之间,并随着主动链轮组件和从动链轮组件一起做回转运动。
所述的每个链排上设置有两个固定柱和一个定位柱,定位柱可以根据工件大小和位置更换大小。
所述的打标机由打标机机头、打标机支架组成,打标机机头固定在打标机支架上,打标机机架上设置有凹槽,打标机机头上设置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固定在凹槽内,通过调节设置在打标机机头上的调节旋钮,可以调整打标机机头高度位置。
本发明,通过红外线探头对工件进行探测并及时响应到电动机停止工作,激光打标机进行打标作业,结束后电动机继续运动,取下工件后,形成打标、输送联动,大大提高打标精度和速度,有效降低生产加工成本,与传统打标作业相比速度提高了10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中:1主体支架、2主动链轮组件、3链排、4连接销钉、5定位柱、6固定柱、7红外线探头、8工件、9从动链轮组件、10打标机机头、11打标机支架、12驱动电机、13驱动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知,本发明的示意图,由主体支架1、主动链轮组件2、链排3、连接销钉4、定位柱5、固定柱6、红外线探头7、工件8、从动链轮组件9、打标机机头10、凸起结构10-1、调节旋钮10-2、打标机支架11、凹槽11-1、驱动电机12、驱动链条13组成,驱动电机12固定在主体支架1下方,主动链轮组件2固定在主体支架1上方靠右的位置,主动链轮组件2通过驱动链条13与驱动电机12连接在一起,从动链轮组件9固定在主体支架1上方靠左的位置,从动链轮组件9与主动链轮组件2处于同一水平线,红外线探头7设置在主体支架1上部且左右对称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排3之间通过连接销钉4连接在一起,链排3形成一个环形回路设置在主动链轮组件2和从动链轮组件9之间,工作时,根据工件8大小和高度位置,通过调整打标机机头10上的调节旋钮10-2调整好打标机机头10的上下位置,取下定位柱5,把工件8的对应空位放置在固定柱6上,然后通过定位柱5把工件8固定在链排3上,启动设备,工件8随着主动链轮组件2和从动链轮组件9一起做从左往右运动,当工件8运动到红外线探头7位置处,驱动电机12停止运动,打标机对工件8进行打标作业,作业完成后,驱动电机12继续往右运动,取下定位柱5后,取下工件8,然后重复以上步骤,达到连续重复对工件8进行打标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赛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赛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2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