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取2车载信号系统安全接口子架及其收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2996.8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1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宝;费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自仪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信号 系统安全 接口 及其 收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信号系统,具体涉及2乘2取2列车车载控制设备中的一个安全接口子架(PPU)。
背景技术
车载信号系统安全接口子架(PPU)是CBTC信号系统车载设备中的一个重要功能模块,为安全主控制器(MPU)和外围列车设备、列车线提供接口。现存的系统是3取2系统,硬件配置较于2取2系统有一定的区别,客户对2乘2取2的倾向已成为趋势,因此需要对现有3取2系统做更改。作为其中的重要部件,PPU的整改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2取2车载信号系统安全接口子架,与现有3取2系统对比,硬件结构上少了第二路信号处理板卡、电源、IOM(Input/Output Module输入/输出模块)板及一块PASC(Peripheral Application Specific Contronl,外围特殊应用控制)板卡,比3取2系统运行更为苛刻,更安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安全接口子架的收纳结构,安全可靠、规范结构,减少体积,节约成本,并且能防止意外插错。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之一的一种2取2车载信号系统安全接口子架,包括:两块PICC(Peripheral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and Control,外围接口通讯和处理单元)板卡、两块PCM/PS(Process Cycle Monitor/Power Supply,过程循环监测及供电模块)模块、六块IOM模块、断联板、三块第一车辆接口模块、两块第二车辆接口模块、第三车辆接口模块、PASC板卡和母版,其中:
所述PICC板卡通过CAN总线与MPU(车载信号系统安全控制器子架)通信;
所述两块PCM/PS模块给所述两块PICC板卡一一对应地供电;
所述IOM模块分别连接所述PICC板卡、PCM/PS模块和母版;
所述第一车辆接口模块、第二车辆接口模块和第三车辆接口模块均连接所述母版;
所述第三车辆接口模块将接收的外部电源滤波后传给所述PCM/PS模块;
所述断联板连接所述PICC板卡和PCM/PS模块;
所述PASC板卡通过数据总线与所述PICC板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母版作为各个板卡之间及板卡和外部输入、输出、传感器信号之间的媒介。
本发明之二的2取2车载信号系统安全接口子架的收纳结构,包括长方形的壳体,该壳体长482.6毫米,宽381毫米,高266.7毫米;所述PICC板卡、PCM/PS模块、IOM模块、断联板、第一车辆接口模块、第二车辆接口模块、第三车辆接口模块、PASC板卡和母版均布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其中:
所述PICC板卡、PCM/PS模块、IOM模块、断联板、第一车辆接口模块、第二车辆接口模块、第三车辆接口模块和PASC板卡各自的接口面均从所述壳体的一个长高面伸出,与该长高面对应的背面均匀设置有18个连接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金属外壳并接地,在所述壳体的长高面两侧装有防静电条。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上均布置有鉴别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了适用于2取2系统的安全接口子架,与现有3取2系统对比,硬件结构上少了第二路信号处理板卡、电源、IOM板及一块PASC板卡,为整个2乘2取2系统的实现奠定了一块基石。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收纳结构,规范了结构,从而减少了体积和节约了成本,通过接地和设置防静电条使得安全性,通过设置鉴别销,能防止意外插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一的安全接口子架的连接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之二的收纳结构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之二的收纳结构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之二的收纳结构的右视图;
图5是本发明之二的收纳结构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自仪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自仪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29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