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面挠性覆铜板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24144.2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7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高小君;董青山;方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城邦达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88 | 分类号: | B32B15/088;B32B37/00;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挠性覆 铜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双面挠性覆铜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提供铜箔、热塑性聚酰亚胺前驱溶液、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
二、将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的两面经过电晕处理,先在其一面涂布热塑性聚酰亚胺前驱溶液,经烘箱烘干得到两层结构的聚酰亚胺薄膜,再在另一面涂布热塑性聚酰亚胺前驱溶液,烘干后再经过亚胺化得到三层结构的聚酰亚胺薄膜;
三、将铜箔、步骤二得到的三层结构的聚酰亚胺薄膜与铜箔经压合机压合,得到五层结构的双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挠性覆铜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提供铜箔、热塑性聚酰亚胺前驱溶液、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
二、将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的两面经过电晕处理,先在其一面涂布热塑性聚酰亚胺前驱溶液,经烘箱120℃烘干得到两层结构的聚酰亚胺薄膜,再在另一面涂布热塑性聚酰亚胺前驱溶液,120℃烘干后再经过亚胺化得到三层结构的聚酰亚胺薄膜;
三、将铜箔、步骤二得到的三层结构的聚酰亚胺薄膜与铜箔经350~400℃压合机压合,得到五层结构的双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挠性覆铜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某公司产品)。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挠性覆铜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取热塑性聚酰亚胺前驱溶液的步骤为:
一、制取热塑性聚酰胺酸:称取一定量的二胺单体对苯二胺、1,3-双-(3-氨基苯氧基)、4,4’-双(3-氨基苯氧基)二苯砜、2,2-双【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中得一种或几种溶于极性溶液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甲基亚砜一种或两种试剂中,二胺单体的质量分数15%-20%,然后常温搅拌1-2小时,加入二酐单体PMDA或BPDA一种或两种,二酐单体的质量分数为15-20%,分五次加入,常温搅拌5小时;
二、将热塑性聚酰胺酸亚胺化:将热塑性聚酰胺酸在30分钟内由室温升温至160℃,恒温2小时,然后在2小时内升温至320℃,恒温半小时,最后在2小时内降温至室温。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挠性覆铜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铜箔为电解铜箔,厚度为18-3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挠性覆铜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二层结构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为30u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挠性覆铜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三层结构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为35um。
8. 一种双面挠性覆铜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涂布于热固性聚酰亚胺薄膜两面的热塑性聚酰亚胺层得到三层结构的聚酰亚胺薄膜,压合于上述三层结构的聚酰亚胺薄膜两侧的铜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城邦达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城邦达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41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