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材锻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24642.7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2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马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宗刚 |
主分类号: | B21J5/06 | 分类号: | B21J5/06;B21J5/08;B21J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材 锻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金属锻造领域,涉及一种钢材锻压工艺。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在锻造加工过程中,锻压可以压密或焊合铸态金属组织中的缩孔、缩松、空隙、气泡和裂纹等缺陷,又能细化晶粒和破碎夹杂物,从而获得一定的锻造流线组织。在实际生产中,常根据生产需求,各种锻件,例如主要用于生产各种重要的、承受重载荷的机器零件或毛坯,如机床的主轴和齿轮、内燃机的连杆、起重机的吊钩等加工过程中都需要对其镦粗拔长、扩孔、弯曲、拉深等变形,在锻造过程中,由于高温下金属表面的氧化和冷却收缩等各方面的原因,锻件精度不高、表面质量不好,加之锻件结构工艺性的制约,锻件通常只作为机器零件的毛坯。热锻压是在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锻压,提高温度能改善金属的塑性,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内在质量,使之不易开裂。高温度还能减小金属的变形抗力,降低所需锻压机械的吨位。但热锻压工序多,工件精度差,表面不光洁,锻件容易产生氧化、脱碳和烧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精度高、表面
质量好以及铸造工艺简单可靠的钢材锻压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材锻压工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钢材锻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对需要加工的钢材进行加热处理;
2)将加热后的钢材进行轴向挤压和轴向拉长处理。
上述步骤1)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1.1)入炉温度60度;
1.2)快速升温至950°±15°,所述快速升温的幅度是每小时在40°~50°之间;
1.3)慢速升温至1300°±10°,所述慢速升温的幅度是每小时不高于60°;
1.4)保温30~50分钟;
1.5)出炉。
上述步骤2)中对已经完成加热处理的钢材进行墩粗和拔长处理的次数至少三次。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钢材锻压工艺改变了传统盲目锻压造成的各种缺陷,对多种钢种的锻压过程尤其是升温锻压过程进行彻底改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明确了确定进炉温度,始锻温度、出炉温度,每小时升温的幅度等工艺条件,使得能锻压具有很强的目标性与可控性,保证了钢材的组织性能,工艺简单可行,锻压后的钢材精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将传统的仅进行一次墩粗和拔长操作变为多次,使得锻压后的钢材内部结构质地紧密,没有空隙以及表面质量好,经过多次墩粗和拔长操作后能迅速提高温度能改善金属的塑性,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内在质量,使之不易开裂,使用效果非常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材锻压工艺,该钢材锻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对需要加工的钢材进行加热处理;
2)将加热后的钢材进行轴向挤压和轴向拉长处理。
所述步骤1)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1.1)入炉温度60度;
1.2)快速升温至950°±15°,所述快速升温的幅度是每小时在40°~50°之间;
1.3)慢速升温至1300°±10°,所述慢速升温的幅度是每小时不高于60°;
1.4)保温30~50分钟;
1.5)出炉。
本发明在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钢种的不同,对快速升温的幅度有所微调,例如每小时40°、45°或者48°等都可以;
2.3)慢速升温至1300°±10°,所述慢速升温的幅度是每小时不高于60°;
2.4)保温30~50分钟;
2.5)出炉。
对已经完成加热处理的钢材进行轴向挤压和轴向拉长处理至少三次。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将钢锭大小头锯掉,按照上述加热处理步骤将钢锭加热到适当温度,先进行小变形量拉长,可以焊合材料内部疏松,再进行轴向挤压和轴向拉长,可以提高锻件超声波检测通过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宗刚,未经马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46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曲轴锻造复合模具
- 下一篇:一种内齿轮轮齿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