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车用燃油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25054.5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9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梅;张锡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瑞强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1/02 | 分类号: | C10L1/02;C10L1/16;C10L1/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燃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燃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车用燃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汽油,基本上是由石油提炼而成的,生产工艺复杂,即便是E10和M15也是依赖于汽油,在生产和使用中都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不利于环境保护,对发展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车用燃油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车用燃油,由以下成分组成:按体积计,甲醇30-60份,苯26-55份,环己烷2-8份,石油醚1-8份。
进一步地,按体积计,甲醇30-40份,苯26-55份,环己烷2-8份,石油醚3-8份。
进一步地,按体积计,甲醇30-60份,苯28-55份,环己烷2-6份,石油醚4-8份。
进一步地,按体积计,甲醇40-60份,苯35-55份,环己烷2-8份,石油醚4-8份。
进一步地,按体积计,甲醇55-60份,苯40-55份,环己烷2-8份,石油醚5-8份。
进一步地,按体积计,甲醇30-45份,苯45-55份,环己烷5-8份,石油醚6-8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上述新型车用燃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配方,将醇、苯和石油醚混合,得到产品。
进一步地,将甲醇、苯、环己烷和石油醚混合的方法为:向容器中依次加入甲醇、苯、环己烷和石油醚,混合。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新型车用燃油由甲醇、苯、环己烷和石油醚四种化学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相对较少,因此其组成的燃料更加环保安全,在制备过程中也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并且经检验,上述新型车用燃油比汽油的动力更大,尾气排放量和噪音也低。可见,将上述新型车用燃油用于汽车更具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新型车用燃油,由以下成分组成:按体积计,甲醇30-60份,苯26-55份,环己烷2-8份,石油醚1-8份。
上述新型车用燃油制备方法为:按照配方,将甲醇、苯、环己烷和石油醚混合,得到产品。
实施例2至12
表1实施例2至12提供的新型车用燃油的配方
上述实施例1至12均可采用以下简单的制备方法:
按照配方,将配方中的各成分按比例混合即可。
由上文可知,本发明的新型车用燃油在常温常压下即可生产,操作工艺简单,勿需要特殊设备;生产过程安全可靠;生产中不排放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当然,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染料在制备过程中,各成分可采用任意加入顺序和混合方式,只要混合均匀即可。
另外,经检验证明,本发明的新型车用燃油具有动力大、良好的抗爆震力、易点火、节能效果明显、更加环保的特点。其中,甲醇是作为燃料的主体,其环保节能,燃烧时没有烟;苯和环己烷的碳含量较高,既可以提高动力,又可以提高辛烷值,提高燃料的抗爆振力,使燃料的抗爆性大于100;而石油醚沸点在60-90℃之间,所以易着火,使发动机容易发动。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新型车用燃油的优异性能,以下还提供了具体的试验数据。
本发明与93号汽油在5档或4档情况下加速到一百码所用的时间如表2所示。
表2本发明与汽油在5档或4档的动力情况
本发明的最大噪音为75.1分贝,HC尾气排放与国家标准的对比指数是3~21×10-6,CO尾气排放与国家标准的对比指数是0.01-0.13%,NO尾气排放与国家标准的对比指数是5~11×10-6。而汽油的最大噪音为75.6分贝,HC尾气排放与国家标准的对比指数是70~230×10-6,CO尾气排放与国家标准的对比指数是0.4~1.3%,NO尾气排放与国家标准的对比指数是500~1850×10-6。
另外,还将实施例6的燃料在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作了质量检验,结果如表3。
表3实施例6的质量检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瑞强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瑞强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50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