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肠胃湿热型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粉剂及护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5239.6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5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马富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富玲 |
主分类号: | A61K36/748 | 分类号: | A61K36/748;A61P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肠胃 湿热 型脂溢 性皮炎 中药 粉剂 护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肠胃湿热型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粉剂。
背景技术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一种慢性炎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科疾患。病程常呈慢性,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导致脱发,影响正常生活及美观。西医治疗一般采用皮脂类固醇类和抗真菌、抗雄激素、抗炎等方法治疗,但复发率高,药物种类少,价格较昂贵,副作用大。祖国医学至唐代以来就有治疗本病的方药记载,而且疗效显著,价格低廉,简便易行。脂溢性皮炎病因复杂,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在脂溢性皮炎防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中药的作用呈现多途径,多靶点,全面调节,对脂溢性皮炎的复杂性有广泛的针对性,然而,脂溢性皮炎是慢性复发性疾病,汤剂服用疗程长,加之口感差,患者依从性差,外用中药治疗,一次制备,可多次使用,与洗发洗澡时同时进行,相对而言,较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肠胃湿热型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粉剂。本病由于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酒类刺激之品,皆可致胃肠运化失常,水湿内停,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肌肤。辨证治疗该症应以清热利湿、健脾、止痒为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肠胃湿热型脂溢性皮炎的中药粉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白花蛇舌草20-40份、软水黄连9-15份、木蝴蝶树皮9-15份、野芝麻根9-15份、黄秋葵根9-15份、和他草20-40份、蕹菜根20-30份、金鸡豇豆10-20份、鹿梨根皮5-10份、鸡娃草6-10份。
优选的:白花蛇舌草30份、软水黄连12份、木蝴蝶树皮12份、野芝麻根12份、黄秋葵根12份、和他草30份、蕹菜根25份、金鸡豇豆15份、鹿梨根皮7份、鸡娃草8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研成细末备用。
方中:白花蛇舌草、软水黄连清热利湿、解毒;木蝴蝶树皮清热利湿、解毒消肿;野芝麻根清热利湿、活血消肿;黄秋葵根清热利湿;和他草消炎解毒、祛湿除风;蕹菜根利水、消肿、和脾、行气;金鸡豇豆健脾利湿、行气散瘀、止痛;鹿梨根皮解毒、止痒;鸡娃草杀虫止痒。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65例患者均来自我院就诊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龄9~57岁,平均31.1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2.3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1)多见于青壮年,病程慢性,反复发作,时轻时重。(2)好发于富含皮脂腺的部位,如头皮、面部,特别是眼、口鼻周围、颈前、腋下、胸前等处。(3)皮损境界清楚,形态大小不一。初起为毛囊周围红色小丘疹,继而融合成片,典型皮损为黄红色或淡红色斑片,覆以油腻性或干性鳞屑和痂皮,严重者可伴有毛发脱落。(4)自觉不同程度瘙痒。(5)中医辨证症候:皮损为红色丘疹、潮红斑片,有油腻性痂屑,甚至糜烂渗出,结痂黄厚臭秽,自觉瘙痒,多伴口苦,口粘,脘腹痞满,小便短赤,大便臭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治疗方法治疗组使用本发明所述中药粉剂,称取白花蛇舌草30g、软水黄连12g、木蝴蝶树皮12g、野芝麻根12g、黄秋葵根12g、和他草30g、蕹菜根25g、金鸡豇豆15g、鹿梨根皮7g、鸡娃草8g,研成细末,临用时,先以温水洗头和清洁患处,再将此药粉用水调成糊状清洗患处,待数分钟后,再清水洗净患处,隔日1次,连续4周。对照组采乐洗剂(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清洗患处并按摩,每周2次,每次15分钟,药汁在头皮保留5分钟后冲掉。两组连续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判定。
治疗过程中患者忌食油腻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宜食富含维生素A、B2、B6、E的食物,清洗患处时不应用有刺激性的洗剂。要保持生活规律和充足睡眠,精神要愉快,按时用药。注意调节胃肠功能,保持大便通畅。
4.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皮损几乎全部消退,症状消失。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或皮损虽减轻但仍有新皮损出现,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反见恶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富玲,未经马富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52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美白祛斑的食疗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绞股蓝破壁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