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身份识别方法及身份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6024.6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5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姚何飞;洪满伙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包括:接收当前用户输入的卡信息和对应的击键操作;以及根据击键操作识别当前用户的身份。本申请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通过用户输入银行卡的卡信息获取对应的击键操作,根据击键操作对当前用户进行身份识别,即依据用户的击键行为,识别网络支付交易是否是持卡人本人进行操作,由于击键操作具有生物特征,每个用户自身的击键操作均是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难以被篡改和模仿,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网站支付交易是否是本人进行操作,提高识别率、降低误判率。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身份识别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及身份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上消费者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本国内,更多国外的用户也在通过电子商户平台从中国购买商品。
在传统的国外卡支付交易中,持卡人只需要输入银行卡号码,信用卡安全码CVV2及卡片到期时间,系统就认为是持卡人本人在进行支付,很少用其他机制再次对用户身份进行确认。但是,该机制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引起了另一个安全问题,当银行卡卡片信息被盗的情况下,盗用者仅凭获取的卡片信息就可以将卡内资金通过网络交易轻易地进行转移销赃。
于是,在现有外卡交易验证机制下,如何准确地识别操作者的真实身份、准确地辨认出盗用者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外卡交易验证机制下的身份识别问题。
为此,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网站支付交易是否是本人进行操作,提高识别率、降低误判率。
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身份识别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包括:接收当前用户输入的卡信息和对应的击键操作;以及根据所述击键操作识别所述当前用户的身份。
本申请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通过用户输入银行卡的卡信息获取对应的击键操作,根据击键操作对当前用户进行身份识别,即依据用户的击键行为,识别网络支付交易是否是持卡人本人进行操作,由于击键操作具有生物特征,每个用户自身的击键操作均是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难以被篡改和模仿,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网站支付交易是否是本人进行操作,提高识别率、降低误判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当前用户输入的卡信息和对应的击键操作;以及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击键操作识别所述当前用户的身份。
本申请实施例的身份识别装置,通过用户输入银行卡的卡信息获取对应的击键操作,根据击键操作对当前用户进行身份识别,即依据用户的击键行为,识别网络支付交易是否是持卡人本人进行操作,由于击键操作具有生物特征,每个用户自身的击键操作均是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难以被篡改和模仿,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网站支付交易是否是本人进行操作,提高识别率、降低误判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根据击键操作识别当前用户的身份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建立击键模型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身份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身份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身份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6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防偷窥方法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电动直通调节阀选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