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固体燃料燃烧机理研究的可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6059.X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9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宝忠;李浩;孙运兰;孙华建;孙蓉;堵同宽;刘永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6 | 分类号: | G01N25/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固体燃料 燃烧 机理 研究 可视 装置 | ||
1.一种应用于固体燃料燃烧机理研究的可视装置,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样品推送装置、进排气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其中:
所述的炉体包括内管(1)、外管(2)、耐火隔热层(3)、窥视窗(4)、保温盖(5)、加热丝(6)、固定栓(20)、第一密封法兰(25)和第二密封法兰(26),其中:所述的内管(1)和外管(2)同轴设置,在炉体的两端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密封法兰(25)和第二密封法兰(26),内管(1)与外管(2)之间形成的环形空腔为加热腔,该加热腔中设置有四根或四根以上的加热丝(6),该加热丝(6)沿内管(1)中心轴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加热丝(6)的两端各自固定在第一密封法兰(25)和第二密封法兰(26)上;在外管(2)的外周设置有耐火隔热层(3),所述的耐火隔热层(3)上设置有窥视窗(4),该窥视窗(4)采用直径为6~10cm的圆形耐热玻璃,所述的窥视窗(4)上设有保温盖(5),在保温盖(5)的边缘设置有固定栓(20),该固定栓(20)与耐火隔热层(3)上设置的孔配合连接;
所述的样品推送装置安装于炉体的第一密封法兰(25),该样品推送装置用于将固体燃料送入炉体的内部并采集固体燃料燃烧温度;
所述的进排气系统安装于炉体的第一密封法兰(25)和第二密封法兰(26)上,该进排气系统用于调整炉体内部的燃烧气氛及压力;
所述的数据采集系统分别与进排气系统、样品推送装置相连,该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炉体内部的燃烧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固体燃料燃烧机理研究的可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品推送装置包括密封堵头(19)、密封圈(21)、样品推送杆(22)和手柄(23),其中:在第一密封法兰(25)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样品推送孔,该样品推送孔内安装有密封堵头(19),该密封堵头(19)通过密封圈(21)密封固定,在上述的密封堵头(19)的内部开设有通孔,在该通孔内安装有样品推送杆(22),所述的样品推送杆(22)伸入炉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固体燃料放置槽,样品推送杆(22)的另一端安装有手柄(23),样品推送杆(22)通过控制手柄(23)将固体燃料送入炉体的内部;在固体燃料放置槽内安放有样品测温热电偶(7-1),该样品测温热电偶(7-1)的连接导线穿过样品推送杆(22)的内部连接至热电偶冷端(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固体燃料燃烧机理研究的可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排气系统包括进气管道(10)、出气管道(11)、阀门(12)、气体钢瓶(18)和压力控制器(27),其中:所述的进气管道(10)的一端与气体钢瓶(18)相连接,进气管道(10)的另一端与第二密封法兰(26)相连并与炉体内部相连通,该进气管道(10)上安装有压力控制器(27);所述的出气管道(11)的一端与第一密封法兰(25)相连并与炉体内部相连通,该出气管道(11)上安装有阀门(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固体燃料燃烧机理研究的可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炉膛测温热电偶(7-2)、温度数据采集器(13)、温度控制器(14)、压力传感器(9)、压力数据采集器(15)、烟气采样管(8)、烟气分析仪(16)和计算机(17),其中:所述的炉膛测温热电偶(7-2)安装于炉体的内部,该炉膛测温热电偶(7-2)与温度数据采集器(13)相连接,样品测温热电偶(7-1)也与温度数据采集器(13)相连接,样品测温热电偶(7-1)用于采集固体燃料燃烧温度,炉膛测温热电偶(7-2)用于采集炉体的内部温度;加热丝(6)的两端均与温度控制器(14)相连接,该温度控制器(14)通过调整加热丝(6)的功率控制炉体的内部温度;烟气采样管(8)的入口端安装于炉体的内部,该烟气采样管(8)穿过第二密封法兰(26)连接至烟气分析仪(16);压力传感器(9)的检测端安装于炉体的内部,该压力传感器(9)的信号连接线穿过第二密封法兰(26)连接至压力数据采集器(15),上述的压力数据采集器(15)、烟气分析仪(16)、温度控制器(14)、温度数据采集器(13)均与计算机(17)相连接,进气管道(10)上的压力控制器(27)也与计算机(17)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605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