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衬底转移工艺的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及其封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6494.2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1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秦明;朱雁青;陈蓓;黄庆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P5/10;G01P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黄成萍 |
地址: | 21413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衬底 转移 工艺 风速 风向 传感器 及其 封装 方法 | ||
1.一种基于衬底转移工艺的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陶瓷基板(7)和基于硅衬底(1)的传感芯片,基于硅衬底(1)的传感芯片的结构为:在硅衬底(1)上设置有二氧化硅绝热层(2),在二氧化硅绝热层(2)的正面设置有加热元件(3)、测温元件(4)和焊盘(5);基于硅衬底(1)的传感芯片制备过程如下:
(11)在硅衬底(1)上氧化或淀积一层二氧化硅绝热层(2);
(12)在二氧化硅绝热层(2)上加工生长金属层;
(13)利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对金属层进行图形化;
(14)去除光刻胶形成加热元件(3)、测温元件(4)和焊盘(5);
(2)将二氧化硅绝热层(2)的正面和陶瓷基板(7)的正面之间通过粘合剂胶体(6)实现基于粘合剂的低温键合圆片级封装;
(3)使用腐蚀与研磨的方法完全去除硅衬底(1),通过光刻和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刻蚀二氧化硅层绝热层(2)的对应焊盘(5)的区域,使焊盘(5)露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衬底转移工艺的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键合过程环境温度低于400℃,与CMOS工艺兼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衬底转移工艺的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金属层为金属铝层。
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备的基于衬底转移工艺的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基板(7)和传感芯片,传感芯片包括二氧化硅绝热层(2),在二氧化硅绝热层(2)的正面设置有加热元件(3)、测温元件(4)和焊盘(5),二氧化硅绝热层(2)的正面和陶瓷基板(7)的正面通过粘合剂胶体(6)实现基于粘合剂的低温键合圆片级封装;粘合剂胶体(6)为导热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衬底转移工艺的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芯片中:加热元件(3)以传感芯片的中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并形成中心对称结构,形成温度场;测温元件(4)同样以传感芯片的中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并形成对称结构,且测温元件(4)设置在加热元件(3)的外侧,用以感应温度场的分布;通过相对的测温元件(4)上的热温差来反应风速和风向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64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