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协同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磷的废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6625.7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8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吕慧;陈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同 硝化 同步 废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硫协同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磷的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尤其突出,有机污染物及氮、磷等营养盐的去除逐渐成为了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达,面临着更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基于此,海水的开发利用变得尤为重要,而在此情况下产生的含盐废水处理问题也得到了高度关注。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对含盐废水的处理很难达到较好效果,同时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剩余污泥产量高,增加了后续处理难度,工艺运行成本高。
针对含盐废水特别是含硫酸盐废水的处理,通常采用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再氧化为单质硫的方法,而单质硫的分离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工程应用。同时,在处理含有机物、硫、氮废水方面,众多研究采用硫自养反硝化菌进行处理,因此导致亚硝酸根积累,同时单质硫的产生很难控制。由于硫自养反硝化菌生长缓慢,使得处理负荷很难提高,增加了处理成本。而对于这种含盐废水中磷的去除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磷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的敏感因素,现在已经得到关注,随着海水应用的推行,不难预见含盐废水脱氮除磷工艺的应用前景。
因此,如何在含硫酸盐废水中同步脱氮除磷,并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成为该工艺应用于实际的第一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硫协同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磷的废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硫协同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磷的废水处理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反应装置的启动:
①启动第一阶段:在反应器中加入厌氧活性污泥进行污泥驯化,进水为含有碳源、硫源和磷源的废水以驯化微生物适应磷源存在的情况;反应器启动初期,整个过程中无硝酸盐的投加,主要目的在提高硫的转化效果,特别是硫酸盐还原效果;
②启动第二阶段:当硫化物产生量达到系统总硫量的15%时,即可进入启动第二阶段,启动第二阶段采用厌氧释磷-缺氧吸磷方式进行活性污泥的进一步驯化培养;其中,含有碳源、硫源和磷源的废水进入反应器即开始厌氧释磷阶段,厌氧释磷阶段与启动第一阶段方法一致即厌氧段无硝酸盐的投加;当碳源浓度降到零时,开始投加硝酸盐作为氮源,开始缺氧吸磷阶段,且硝酸盐投加后在反应器中的浓度由5mg N/L逐渐增加至15mg N/L,以达到微生物逐步驯化的目的,从而完成反应装置的启动;
(2)硫协同反硝化脱氮除磷微生物的强化:
①启动完成后,进水含有碳源、硫源和磷源的废水,在碳源消耗完也就是厌氧释磷阶段结束后,进行硝酸盐的投加开始缺氧吸磷阶段的运行;
②重复步骤①,逐渐缩短水力停留时间,以强化硫协同反硝化脱氮除磷微生物成为主要功能微生物;当硫转化率达到30%,除磷率达到80%时,完成硫协同反硝化脱氮除磷微生物的强化过程,进而建立起硫循环与反硝化脱氮除磷协同作用的稳定工艺环境;
(3)废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含有碳源、硫源和磷源的废水为进水,稳定运行的条件为:厌氧释磷阶段运行时间保持在3~8h,缺氧吸磷阶段运行时间保持在1~4h,缺氧吸磷阶段投加硝酸盐;整个过程结束后,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碳源、磷源以及氮源,从而完成去除废水中有机物及氮磷营养物质的过程;
所述的碳源、硫源和磷源中的碳、硫、磷的质量浓度比值优选为150:200:20;
所述的碳源为有机碳源,由醋酸钠提供;所述的含有碳源、硫源和磷源的废水中醋酸根初始浓度优选为150mg C/L;
所述的硫源由硫酸钠提供,所述的含有碳源、硫源和磷源的废水中硫酸根初始浓度优选为200mg S/L;
所述的磷源由磷酸氢二钾和磷酸二氢钾提供;所述的含有碳源、硫源和磷源的废水中磷酸根的初始浓度优选为20mg P/L;
所述的硝酸盐优选为硝酸钾;
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器为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简称SBR),材质为有机玻璃,由取样阀、取样管、剩余污泥管、剩余污泥阀、出水桶、进水桶、进水泵、出水管、出水阀、进水阀、进水管、搅拌桨、搅拌主机、ORP探头、pH探头、ORP主机、pH主机和反应器主体组成;所述的反应器的反应体积优选为10L;
步骤(1)中所述的厌氧活性污泥为泥水混合,其污泥浓度为5.98g SS/L,投加量为10L,然后经过沉淀排掉上清液5L;
步骤(1)中所述的含有碳源、硫源和磷源的废水进水量优选为5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66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浮床
- 下一篇:除氯组合物和新型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