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横向磁通型旋转电机以及车辆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26867.6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3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靖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2K1/16 | 分类号: | H02K1/16;H02K1/2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房永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 磁通型 旋转 电机 以及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横向磁通型旋转电机以及使用该横向磁通型旋转电机的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的横向磁通型旋转电机中,定子由转子、以同轴卷绕的圆环状线圈、围绕圆环状线圈并配置在圆周上的U字型铁心形成,转子由以与定子的磁极对置的方式配置的永久磁铁以及铁心形成。该构造是广为人知的。
定子与转子的旋转方向的相对关系不同的组合有多个,通过向这些定子的圆环状线圈供给多相交流而产生转矩。该构造中,一般来说产生多极磁场是容易的,能够得到高的转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09846号公报
但是,在以往的横向磁通型旋转电机中,在相邻的U字型铁心之间存在空隙,因此成为磁场容易泄露的构造。为了谋求高转矩化,需要减少这种磁场的泄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产生较高的转矩的横向磁通型旋转电机以及使用其的车辆。
一实施方式的横向磁通型旋转电机具备能够绕旋转轴旋转的转子以及与上述转子对置而设置的定子。转子具备在旋转方向上卷绕的第一绕组以及围绕上述第一绕组的第一强磁性体。定子具备在上述旋转方向上卷绕的第二绕组以及围绕上述第二绕组的第二强磁性体。上述第一强磁性体具备第一环状部、从上述第一环状部的一端部朝向上述定子延伸的多个第一磁极以及从上述第一环状部的其他端部朝向上述定子延伸的多个第二磁极。第一磁极和与该第一磁极对置的第二磁极的一方形成为前端和上述定子与上述转子的对置面的中央部对置。上述第二强磁性体具备第二环状部、从上述第二环状部的一端部朝向上述转子延伸的多个第三磁极以及从上述第二环状部的其他端部朝向上述转子延伸的多个第四磁极。第三磁极和与该第三磁极对置的第四磁极的一方形成为前端和上述对置面的中央部对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转子以及定子的概略构成的剖面立体图。
图3是在与图2的剖面相差了极间距量的剖面中表示图1所示的转子以及定子的概略构成的剖面立体图。
图4(a)以及(b)是图1的旋转电机的部分剖面图。
图5(a)以及(b)是图1的旋转电机的部分剖面图。
图6是概略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转子以及定子的概略构成的剖面立体图。
图8是在与图7的剖面相差了极间距量的剖面中表示图6所示的转子以及定子的概略构成的剖面立体图。
图9(a)以及(b)是图6的旋转电机的部分剖面图。
图10(a)以及(b)是图6的旋转电机的部分剖面图。
图11是概略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转子以及定子的概略构成的剖面立体图。
图13是在与图12的剖面相差了极间距量的剖面中表示图11所示的转子以及定子的概略构成的剖面立体图。
图14(a)以及(b)是图11的旋转电机的部分剖面图。
图15(a)以及(b)是图11的旋转电机的部分剖面图。
图16是概略地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图16所示的转子以及定子的概略构成的剖面立体图。
图18是在与图17的剖面相差了极间距量的剖面中表示图16所示的转子以及定子的概略构成的剖面立体图。
图19(a)以及(b)是图16的旋转电机的部分剖面图。
图20(a)以及(b)是图16的旋转电机的部分剖面图。
图21是概略地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驱动系统的框图。
图22是表示图21所示的驱动电路部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23是表示流过图22所示的电枢绕组的电流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24是表示流过图22所示的电枢绕组的电流的其他例的曲线图。
图25是概略地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一例的框图。
图26是概略地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其他例的框图。
图27是概略地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又一其他例的框图。
图28是概略地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再又一其他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6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