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秸秆发酵得到的解磷解钾固氮有机功能肥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7342.4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6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锋;张顺陶;梁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锋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董联生 |
地址: | 448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秸秆 发酵 得到 解磷解钾 固氮 有机 功能 | ||
1.一种利用秸秆发酵得到的解磷解钾固氮有机功能肥,其特征在于,制备所需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组成:
秸秆碎屑100 土壤改良用复合微生物菌剂0.03-0.04
磷酸盐0.5-2.0 粉煤灰6-12 海泡石5-10
泥炭 5-15 膨润土5-12;
其中,所述的土壤改良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是由固氮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乳杆菌和JT微生物菌种组成的复合菌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秸秆发酵得到的解磷解钾固氮有机功能肥,其特征在于,原料配比具体为:秸秆碎屑100 土壤改良用复合微生物菌剂0.035 磷酸盐0.65 粉煤灰7 海泡石9 泥炭 12 膨润土 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秸秆发酵得到的解磷解钾固氮有机功能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改良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活性为:固氮菌(2-3)×108个/mL、枯草芽孢杆菌(2-3)×108个/mL、苏云金杆菌(1-3)×108个/mL、乳杆菌(3-4)×108个/mL。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秸秆发酵得到的解磷解钾固氮有机功能肥,其特征在于,固氮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乳杆菌和JT微生物菌种的体积比为(10-15):(20-25):(5-10):(5-10):(40-60)。
5.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利用秸秆发酵得到的解磷解钾固氮有机功能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预处理:将秸秆实行两次粉碎,一次粉碎成长度为0.5-2cm碎屑,将秸秆碎屑装入耐腐蚀容器中,按照每1吨秸秆碎屑计算加入2-5%的0.5mol/L的NaOH溶液,同时加入10-15%的水,保证原料充分混匀,室温下保持2-4个小时;
B、发酵:向预处理后的秸秆碎屑原料容器中加入发酵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将原料混合均匀,封闭好,在10-5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发酵;
C、配料:将上述发酵的碎屑经高温消毒灭菌后和泥炭、粉煤灰、膨润土、磷酸盐、海泡石混合均匀,烘干,磨碎成粒度为40目的粉末备用;
D、在粉末基料中加入可溶性氮肥、氨基酸肥、土壤改良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混匀制成原料;
E、造粒:加入适量膨润土,滚筒造粒;
所述的发酵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是由解淀粉芽孢杆菌、木霉菌、乳杆菌、米曲菌、多粘孢杆菌组成的复合菌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预处理步骤采用的NaOH溶液替换为氨水、KOH或Ca(OH)2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的发酵温度为10-30℃,发酵时间为3-5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的磷酸盐为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的造粒步骤中,采用可降解的高分子树脂作为包膜剂,制备得到具有缓释效果的肥料颗粒或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锋,未经李文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73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