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胆囊炎胆石症中药组方口服液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27373.X 申请日: 2014-07-10
公开(公告)号: CN105311551A 公开(公告)日: 2016-02-10
发明(设计)人: 陈启忠;陈兆涛;赵娟 申请(专利权)人: 崇州市地龙海龙生物制品开发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K9/08;A61P1/16;A61K35/64;A61K35/56;A61K35/413;A61K35/37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123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胆囊炎 胆石 中药 口服液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胆囊炎,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多见于40岁左右的肥胖女性。胆囊炎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胆囊炎多因胆道诅塞和细菌感染所致;慢性胆囊炎则常为急性胆囊炎迁延而来。胆石症常与胆囊炎同时存在据统计70~80%的囊炎病人伴有胆结石。胆结石的形成可能与神经调节机能紊乱,胆汁滞留,胆道感染等因素有关。而胆石又可使胆道阻塞,导致胆囊炎发作,故两者同时存在,互为因果;临床上有时很难区别。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胁痛”,“腹痛’,“黄疸”等病证多因肝气郁结,脾失建运,湿热蕴积而致。

背景技术

急性胆囊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80~95%的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结石引起。另有10%左右的患者并无胆囊结石,而是因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所致,称为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本病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男女发病比例为1:3左右。本病中医诊断为胆瘅,多因湿热邪毒壅积于胆,胆汁及气血瘀滞而出现的内脏瘅热病类疾病。

慢性胆囊炎,常为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留下的后果。约85~90%合并有胆囊结石称之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它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的表现。其胆囊壁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直至胆囊组织结构破坏,瘢痕增生,完全丧失功能。另有一种情况虽有慢性胆囊炎表现,但胆囊内并无结石,称之为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胆囊炎

本病中医诊断为胆胀,多因湿热痰瘀等邪阻滞于胆或因情志郁恕等刺激,使胆气郁滞不舒而出现的内脏胀痛类疾病。

胆囊结石多为胆固醇结石或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45-50岁的女性多见,男女发病比例1:3。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善食结构逐步发生改变,胆囊的胆固醇结石也逐渐增多,而肝内胆管的胆色素结石逐渐减少。据查全国胆石症调查结果,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和胆总管结石的发病比例分别为:52.8%,36.2和11%。胆囊结石的形成,多与胆汁中脂质代谢异常和存在着有利于胆石形成的因素有关。

本病属中医(胁痛)(胆胀)的病症范畴。多由肝胆气滞湿热内蕴,肝郁血瘀所致。

急性胆囊炎;发作时症状,右上腹部或中上腹部出现持续性的剧烈绞痛,可阵发性加剧疼痛向右肩或肩背后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等症状。有些病人因胆道阻塞可出现黄胆。诱因;饱食,进食油腻,劳累,情绪不宁可促其发作。

检查:急性病容,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反眺痛和肌肉紧张。有时可摸到肿大的胆囊。化验检查血中白细胞增多。

慢性胆囊炎;平时可有消化不良,胃部饱胀和嗳气等症状,病人常自称为(胃病)。如急性发作可出现上述急性胆囊炎的表现。

胆石症发作时;往往为突发中上腹部或右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绞痛,伴有恶心,呕吐,患者在床上转侧不安。此后又出现黄疸和畏寒,发热,体温较高常达40C。右上腹中上腹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和肌紧张。白细胞计数增高,可作胆道造影协助诊断。

中医学的胁痛黄胆等广症中本病多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温热蕴结而致。治当舒肝健脾清化湿热。

一,湿热型:相当于急性胆囊炎或幔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主证:以黄胆为主并有恶寒发热或但热不寒,右胁肋及胃脘疼痛,口苦甚,则恶心,呕吐,尿赤,大便色淡。其属热性者,舌边尖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若热盛伤阴,则皮肤枯燥,舌质红绛,脉弦细而数;若湿痰内阻则胸满,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缓。疏肝利胆化湿清热。

二,气滞型:相当于慢性胆囊炎。主证以右胁下隐痛及胃脘胀满为主。无黄胆出现,一般症状较轻但有忽轻忽重反复发作的特点。本型若兼脾虚湿滞者,舌苔白腻,脉儒细,腹泻便秘常交替出现,若肝气郁滞而化火者,口苦咽干,性急易烦,舌苔黄燥,边尖质红,脉弦数,若肝郁气阻而血结者,则胁下疼痛明显,苔白或黄腻,舌边可带青紫色,脉弦滑数。疏肝利胆调气和血。

三,疝痛型:相当于胆囊炎合并胆道蛔虫或胆石症。主证:以右胁及胃脘疼为主。可伴有寒热,轻度黄疸,四肢厥冷,恶心,饥不浴食,大便秘结,尿黄赤。其因胆道蛔虫病所引起者可吐蛔虫。苔黄腻,脉沉紧。疏肝止痛清化湿热。

胆石症:

中医认为在胁痛腹痛黄胆等病证中。本病多为肝气郁滞,湿热温结,肝胆或迫胆液外泄或胆液外受煎熬,日积月累,胆中杂质结为沙石。病位主要在肝胆但常影响脾胃。治疗原则以舒肝解郁清泻湿热为主。

一,湿热蕴结型:

主证;右胁下或胃脘绞痛拒按或痛引肩背,胸腹满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渴不欲饮,便干,尿黄,甚则形寒发热,面目发黄,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清热化痰利胆排石。

二:肝郁气滞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崇州市地龙海龙生物制品开发研究所,未经崇州市地龙海龙生物制品开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73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