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渡套及具有其的泵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7869.7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8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郭东柱;朱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 具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过渡套及具有其的泵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泵送装置,比如混凝土泵送装置包括的工作部件如图1所示。其包括油泵1和16、阀组2和15、一对油缸3和4、一对混凝土缸6和7、一对混凝土活塞5和8、料斗11、S阀12、分配油缸13和14以及蓄能器17。其中,料斗11的底部与混凝土缸6和7对接处设置有眼镜板10及过渡套9。上述混凝土泵送装置的工作情况如下:
油泵1中压力油由阀组2的控制驱动油缸3和4中的活塞交替往复运动,混凝土缸6和7中的混凝土活塞8和5与油缸3和4中活塞运动情况一致。S阀12将混凝土缸6和7中的一个与输送管(S阀出口处,图中未示出)连接,混凝土活塞8或5将此缸中混凝土推出经过过渡套9、眼镜板10、S阀12中再进入输送管中并将其浇筑到工作位置。另一个混凝土缸则从料斗11中吸取混凝土,分配油缸13和14通过传动轴带动S阀12左右摆动。通过S阀12与混凝土缸6和7的协调动作,实现混凝土在输送管道中近似连续流动。
如图2和图3所示,过渡套9与眼镜板10装配在料斗11的底部,起到连接混凝土缸6和7与S阀12的作用,同时过渡套9与混凝土缸之间存在一定的台阶L,即:过渡套内径d1小于混凝土缸内径B,L=B-d1,一般L=1~4mm。
如图4所示,在使用的过程中,台阶L不断被磨损,当台阶L为零时则需要更换过渡套9,否则当台阶L<0,混凝土活塞5从料斗11中吸入混凝土时混凝土缸内壁镀铬层18将会在混凝土的冲击挤压、敲击下脱落,混凝土缸寿命将大大降低。混凝土缸采用镀铬工艺,使用寿命较长且价格昂贵,不需要经常更换。相对而言,过渡套作为易损件,较为便宜,需要经常更换。
现有技术中,进行过渡套9失效判断时即要测量过渡套9内径尺寸(台阶高)时,工作人员需要进入料斗11内进行手工测量,由于料斗11中设置有搅拌叶片及分配S阀12使得测量操作非常不便,并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停机状态下,如分配油缸13或14未进行泄压操作,油缸溜缸将推动S阀12摆动,将造成工作人员受伤)。因此,产生工作人员有时不进入料斗内进行测量检查,仅凭经验目测判断,产生判断错误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过渡套及具有其的泵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过渡套失效判断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过渡套,包括过渡套本体,过渡套还包括失效警示结构,失效警示结构包括形成在过渡套本体的周向外表面上的凹部。
进一步地,凹部为盲孔或者凹槽。
进一步地,凹部的沿过渡套本体的轴线方向的尺寸满足以下条件:8cm≤d≤H,其中,d为凹部的沿过渡套本体的轴线方向的尺寸,H为过渡套本体沿其轴线方向的尺寸。
进一步地,凹部的沿过渡套本体的径向方向的尺寸满足以下条件:h≥(D-B)/2,其中,h为凹部的沿过渡套本体的径向方向的尺寸,D为过渡套本体的外径,B为混凝土缸的内径。
进一步地,凹部为多个,多个凹部沿过渡套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并位于同一圆上。
进一步地,凹部为盲孔,盲孔为多个,多个盲孔分布在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圆上,并且每个圆上布置有多个盲孔。
进一步地,失效警示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凹部内的警示填充物。
进一步地,警示填充物的材质为尼龙或塑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泵送装置,包括料斗和安装在料斗的底部的过渡套,过渡套为上述的过渡套。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过渡套本体的周向外表面上形成凹部,可以根据需要合理的设置凹部的沿过渡套本体的径向方向的尺寸,使得该尺寸与过渡套的失效状态相匹配。也就是说,该尺寸应该配置为:当过渡套本体的内壁被磨损将凹部的底部磨损掉,从内表面能够观察到该凹部时,表示过渡套已经失效,需要马上更换。这样,仅通过目测就能够准确的判断过渡套是否失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过渡套的失效判断操作安全、快捷、方便,可以随时目视观测执行。同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大幅提高了的过渡套检测观测技术的可操作性,杜绝了由于观测不便过渡套失效而导致混凝土缸镀层脱落现象,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泵送装置的水平方向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7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