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装滚动轴承的轴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27994.8 申请日: 2014-07-10
公开(公告)号: CN104343806B 公开(公告)日: 2018-11-09
发明(设计)人: 托马斯·弗伦德尔;米夏埃尔·克赖斯格;安东尼奥·梅农纳;法尔克·施奈德;斯特凡·斯泰彻尔 申请(专利权)人: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16C3/02 分类号: F16C3/02
代理公司: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代理人: 翟国明
地址: 德国斯***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安装 滚动轴承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安装滚动轴承的轴(1),包括具有外轴面的轴管(2),并包括热接合于所述轴管(2)上的至少一个功能性元件,所述外轴面在一些区域中形成为旋转体延伸面(3)。本发明的要点在于所述轴管(2)形成为经焊接然后经拉伸的管,并具有质量含量>0.45%的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滚动轴承的轴,该安装滚动轴承的轴包括具有外轴面的轴管,该外轴面在一些区域内形成为旋转体延伸表面。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这种安装滚动轴承的轴作为凸轮轴的内燃机。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通常将经焊接并拉伸的管用于内置凸轮轴,这些管已利用相应的滑动轴承安装在内燃机中。迄今为止经焊接然后经拉伸的管不能用于安装滚动轴承的内置凸轮轴,因为滚动轴承的旋转体直接在外轴面上延伸,且迄今为止只能借由具有较高碳含量的无接缝的拉伸管来达到必需的表面硬度值。在此情况下,形成旋转体延伸面的外轴面必须经硬化,对此绝对必要的是轴管材料的碳质量含量高于0.45%。然而,焊接具有如此高碳含量的管是不可能的。

因此,本发明致力于以下问题:为普通类型的安装滚动轴承的轴提供改善的实施方式,其特别能实现轴的经济有效,同时高质量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以下总体思想:现将经焊接然后经拉伸的轴管用于具有轴管的安装滚动轴承的轴,该经焊接然后经拉伸的轴管也具有高于0.45%质量含量的碳。当然本发明还涉及轴管的材料。现今能用一种新的制造方法来生产所述具有高碳含量的经焊接并拉伸的管,并将它们例如用于凸轮轴。使用一种专门的高频感应焊接法来使这种焊接工艺成为可能。与以前的无接缝的拉伸管相比,根据本发明焊接然后拉伸的管提供最经济且成本有效的制造以及相对高的碳含量的可能性。同时,还能提高质量,因为可降低内径和外径处的可实现的直径公差。这提供了例如将插销接合至轴而不另外加工轴的内径的可能性。同时,也能产生更好的内径和外径的同心性,由此必然能实现接合的插销较少摆振,从而用于后续加工的尺寸过大更少。因此,也能使得内径上导向必需的斜角更小。进一步特别有利的是由于室温成型(拉伸工艺)而发生更少的边缘脱碳作用,从而需要更少地打磨过大的外径尺寸。由于较小的打磨公差,较小的硬度穿透深度也是必然的。经焊接的管的较低边缘脱碳作用产生较高的表面硬度。

在根据本发明方案的有利发展中,轴管具有体积含量低于0.025%的磷。根据本发明的轴管中硫含量也被限定为体积低于0.025%。硫含量和磷含量的同时限定产生振动疲劳强度和可容忍的赫兹应力的增大。

在根据本发明方案的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中,至少旋转体延伸表面的区域被表面渗碳硬化,特别是感应硬化。感应硬化特别使得能将部分区域,即轴管的外轴面上的限定面积加热至必需的硬化温度,然后将它们淬火。此外,整个横截面未被硬化(渗碳硬化),因此凸轮轴的韧度得以保持。如果热能快速流动至余下的仍然冷却的工作件中,即流入余下的仍然冷却的轴中,理论上淬火甚至可一起分配。借助于部分硬化,该部分硬化例如可通过激光硬化来进行,轴的高质量以及成本有效的硬度也是可能的。感应硬化的穿透深度取决于交流电压的频率。电压的频率越高,穿透深度越低,由此硬度穿透深度也越低。加热程度可利用安培数和供电期间影响。然而,为了使循环次数保持尽可能短,并避免使工件被完全硬化,供电期间较短。

在根据本发明方案的有利发展中,轴管的壁厚被提供为2~4mm,特别是小于3mm。较薄的壁厚特别能实现轻质得到凸轮轴设计。

所述轴有利地形成为凸轮轴,或具有可调节内轴的凸轮轴,或平衡轴。在第一种情况下,热接合至其上的功能性元件可例如形成为凸轮、轴承环、定位辅助装置或齿轮,而在第二种情况下它们通常形成为平衡锤。具体地,将按照滚动轴承的轴用作凸轮轴提供能成本有效但最高质量的方式制造凸轮轴的大优点。

本发明的其它重要特征和优点可发现于附图以及利用附图的相关附图说明。

上述特征以及下文将要解释的特征不仅能以分别列举的组合使用,还能以其它组合使用,或单独使用,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这是不言自明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勒国际有限公司,未经马勒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79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