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格构承重方管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28212.2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0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邹启佐;李川;叶晓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2 | 分类号: | E04G25/02;E04G17/00;E04G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承重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支架,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格构承重方管支架。
背景技术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搭设模板支架以及钢结构安装时搭设独立支撑或操作平台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作内容;该工作是建筑施工中一个极为重要环节,只有在各种支架、支撑或操作平台上才能完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浇工作和钢结构的安装工作,支架、支撑或操作平台搭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因此,从建设单位到施工单位都非常注重支架、支撑或平台的搭设工作。搭设传统的支架、支撑或平台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使用脚手架钢管进行搭设,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极为灵活的优点,但缺点主要体现在:
①杆件轴线偏心严重。杆件之间用扣件连接,是一种搭接关系,轴线偏心量大于1倍管径;
②力的传递安全性低。杆件内力靠扣件与杆件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摩擦力的大小与扣件拧紧力的大小和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系数有关,这就决定了摩擦力的大小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传力方式安全度低;
③垂直度难以保证。脚手架钢管的标准截面尺寸为φ48×3.5,截面较小,易弯曲,从而很难保证支架的垂直度;
④安装、拆卸及运输量大。因单杆承载力较低,承受同样大小的荷载,需要搭设较多的立杆,相应的水平杆、斜杆的数量也增多,导致相应的拆卸及运输工作量也就增大。
另一种模式是使用型钢专门制作。这种方法可以克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模式的缺点,但也有下述缺点:
①没有进行系统性考虑,因此支架大多为一次性消耗,使用成本较高;
②每次应用需要专门设计、制作,应用复杂,对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难以推广。
由于传统支架具有上述缺点且应用传统支架施工时因支架倒塌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国内外许多科研单位、高校及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均在积极地进行新型承重体系的研究,以减少甚至避免事故和损失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格构承重方管支架,具有结构简单、传力可靠、运输轻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格构承重方管支架,由标准节通过螺栓连接构成,所述标准节包括垂直的立柱、水平支撑、斜支撑、第一连接端板、第二连接端板、第三连接端板、第一连接钢板、第二连接钢板、第三连接钢板和第四连接钢板,所述立柱、所述水平支撑和所述斜支撑通过螺栓连接形成所述标准节的框型骨架,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焊接所述第一连接端板,并焊接所述第一连接钢板和所述第四连接钢板,所述水平支撑的两端焊接所述第二连接端板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钢板配对的所述第二连接钢板,所述斜支撑的两端焊接所述第三连接端板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钢板配对的所述第三连接钢板,所述立柱、所述水平支撑和所述斜支撑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钢板、所述第二连接钢板、所述第三连接钢板、所述第四连接钢板和螺栓连接构成所述标准节,所述标准节之间通过所述第四连接钢板和螺栓连接构成所述格构承重方管支架。
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格构承重方管支架结构形式简单,组装过程方便高效,连接螺栓只有一种规格,组装方管支架时不需挑拣螺栓,不存在轴线偏心问题,克服了附加弯矩的影响,全部为螺栓或焊缝传力,传力方式安全可靠,垂直度容易保证,安装、拆卸及运输工作量小,使用成本较低,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不高,并且十分经济,使用成本只占传统支架的30%。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装配式格构承重方管支架的标准节,包括垂直的立柱1、水平支撑2、斜支撑3、第一连接端板4、第二连接端板5、第三连接端板6第一连接钢板7、第二连接钢板8、第三连接钢板9和第四连接钢板10,立柱1、水平支撑2和斜支撑3通过螺栓连接形成标准节的框型骨架,立柱1的两端分别焊接第一连接端板4,并焊接第一连接钢板7和第四连接钢板10,水平支撑2的两端焊接第二连接端板5和与第一连接钢板7配对的第二连接钢板8,斜支撑3的两端焊接第三连接端板6和与第一连接钢板7配对的第三连接钢板9。
如图2所示,立柱1、水平支撑2和斜支撑3通过对应的连接钢板和螺栓连接形成标准节,标准节之间通过第四连接钢板10和螺栓连接构成格构承重方管支架。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8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油机电子调速器
- 下一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6病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