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篷布的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8737.6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7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新;高宏亮;姚运春;曹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沃机械(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04 | 分类号: | B60P7/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邵伟 |
地址: | 225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篷布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厢,特别涉及一种带篷布的车厢。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越来越重视,运输物品的车辆或工程车在行进过程中需要遮蔽,防止污物泼洒或粉尘弥漫,因此希望在车厢的顶部安装篷布。目前市场上用于防尘的措施大多是通过硬顶顶开启,即两块与车厢长度等长,宽度是车厢宽度一半左右的钢板,通过铰链的连接方式将两块钢板固定在车厢两侧,在装货时,两块钢板放下,与车厢两外侧板贴合,货物装满后,再将两块钢板翻起,盖在已经装满货物的车厢上,然而这种方式防尘效果非常不好,美观性也极差,也很难实现自动化。
少数传统的篷布车采用篷杆支撑篷布,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道篷杆,篷杆大多为倒U形,两端分别支撑在车厢宽度方向的两侧。固定的篷杆和篷布不利于装车,装车前,希望篷布被折叠至车厢前部;装车完毕后,希望篷布展开将车厢罩住。通常的做法是,将篷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滑块上,滑块分别支撑在导轨上,通过钢丝绳牵引两末端滑块同步移动使末端篷杆移动,从而逐级将篷杆拉出,使篷布逐渐遮蔽车厢。
由于有些带篷布的车厢的工作环境比较差,例如物品车在装车过程中常常有污物落在导轨上,导致滑块不能顺畅前进。根据带篷布的车厢的用途不同,有时希望篷布撑的高一些,远离车厢上端口;有时希望篷布低一些,靠近车厢上端口,等等;如此需要开发多种不同形状的滑块,导致模具开发成本大。
传统带有篷布的车厢从前到后篷杆的高度均相同,当最末端的篷杆被拉至车厢后端时,车厢顶部完全被上方的篷布遮盖,但尾部篷杆的后端口形成一个洞口,需要由人工采取其它篷布将其封闭并捆扎固定,费时费力,影响装车效率。
为方便封闭后端的洞口,可以在篷车尾部设置一个摆动的篷杆,将尾部篷杆绕支点转动至水平位置,即可使尾部的篷布形成类似弧形遮阳棚的效果,将后端口封闭。
现有篷车采取车厢两侧分别由各自的钢丝绳系统进行牵引,即车厢左侧的钢丝绳由左侧绳轮组驱动,车厢右侧的钢丝绳由右侧绳轮组驱动,在使用中容易出现两侧钢丝绳移动距离的误差,引起篷杆两端移动距离的差异,造成篷杆及篷布运动的偏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篷布的车厢,装货时可将篷布折叠在车厢前部,装货完毕后,可遮蔽在车厢上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带篷布的车厢,沿车厢的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道篷杆,各所述篷杆分别连接在篷布下方,所述车厢左右两侧的上端分别设有上梁,所述上梁的下方分别设有沿车厢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各所述篷杆分别跨越车厢的宽度方向且各篷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篷杆滑块中,各所述篷杆滑块分别可沿所述上梁或所述滑槽滑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沿篷布的长度方向每隔一定间距均与相应篷杆固定连接,最靠近车厢前端的篷杆滑块及篷杆固定,展开时,随着最靠近车厢后端的篷杆滑块向后移动,将篷布逐级展开,同时将各篷杆依次拉出。折叠时,最靠近车厢后端的尾部篷杆滑块向车厢前端移动,将篷布逐级折叠,并且依次推动前一个篷杆滑块前移,将篷杆依次推向车厢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沃机械(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海沃机械(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8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前照灯的调节装置
- 下一篇:具有可旋转保持单元的中控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