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或氮掺杂碳捆绑型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28957.9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4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任素贞;郝策;杨莹;马少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14 | 分类号: | B01J23/14;B01J23/745;B01J27/2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捆绑 金属 氧化物 纳米 颗粒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或氮掺杂碳捆绑型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碳或氮掺杂碳的前驱体、金属氧化物的前躯体与弱碱性催化剂混匀,60~90℃反应24~48h;
②将步骤①所得产品煅烧、洗涤、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的前驱体为酚醛树脂或苯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掺杂碳的前驱体为多巴胺、吡咯或苯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的前躯体为锡盐或铁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碱性催化剂为氨水、碳酸钠或尿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或氮掺杂碳的前驱体与金属氧化物的前躯体的质量比为1:1~20。
7.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碳或氮掺杂碳捆绑型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电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89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