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水转鼓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29416.8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7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施毅;吴义;丁永健;王新;王辰;杨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力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赵秀斌 |
地址: | 225131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水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炉渣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水转鼓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Φ6*8米超大型脱水转鼓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台脱水转鼓,主体材料为316L,最终检查外轨道端面跳动≤0.5mm,大法兰圆跳动≤3mm,轨道中心距7750±1,并检查静平衡;因设备过大,传统制作方法无法满足图纸要求,必须由焊接来保证上述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水转鼓制作工艺,通过本发明减少脱水转鼓因焊接产生的变形,保证了脱水转鼓的静平衡;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脱水转鼓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内轨道一、外挡板一焊接在驱动侧轮毂上,挡水环焊接在驱动侧法兰上,所述环形链板、驱动侧轮毂、内轨道一、挡水环、驱动侧法兰、外挡板一焊接为一体构成驱动侧组件,需要注意控制轮毂内轨道止口与法兰盘止口焊接收缩量的控制;
(2)将内轨道二、外挡板二焊接在自由侧轮毂上,将挡水环焊接在自由侧法兰上,所述内轨道二、挡水环、自由侧轮毂、外挡板二、自由侧法兰焊接为一体构成自由侧组件;
(3)上述步骤完成后,先去除应力,然后进行机加工;
(4)对外轨道进行数控加工,完成后,外轨道分别与自由侧组件和驱动侧组件装配,为了保证紧固,装配完成后涂螺纹密封胶防松;
(5)采用立式装配,装配时随时注意红外线位置,如有异常及时调整,然后将其卧倒放置在托辊上,最后焊接环形链板,完成其余焊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焊接方式是采用对称焊接;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的立式装配是通过“7字梁”首先插接在中间法兰4个90°方向,红外线定位保证垂直度,再依次插接“7字梁”,复测4个90°方向的垂直度,保证一致性;
进一步,所述“7字梁”下料时留焊接收缩量,外侧采用埋弧焊,内侧使用二保焊。
其中,在焊接时,控制法兰盘装配止口与内轨道止口间焊接余量,减小焊接变形,保证内轨道断面与法兰盘加工面尺寸精度;
法兰盘、内轨道和轮毂内“米”字撑中心预装配基准孔采用一体加工,保证同心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立式装配工艺,保证平面度及“7字梁”四周的垂直度;
2.本发明通过预装配基准孔对准,使得产品同心度较高;
3.本发明采用多点对称焊接,保证焊接变形量;
4.本发明采取分步组装、分步焊接、分步控制焊接变形等方法综合运用控制焊接变形,保证焊接变形最小化;
5.本发明简单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达到了产品的精度,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脱水转鼓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脱水转鼓的左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环形链板,2、内轨道一,3、外挡板一,4、驱动侧轮毂,5、内轨道二,6、挡水环一,7、驱动侧法兰,8、7字梁,9、外挡板二,10、自由侧轮毂,11、挡水环二,12、自由侧法兰,13、外轨道,14、中间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脱水转鼓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内轨道一2、外挡板一3焊接在驱动侧轮毂4上,挡水环一6焊接在驱动侧法兰7上,所述环形链板1、驱动侧轮毂4、内轨道一2、挡水环一6、驱动侧法兰7、外挡板一3焊接为一体构成驱动侧组件,需要注意控制内轨道2的沉孔数;
(2)将内轨道二5、外挡板二9焊接在自由侧轮毂10上,将挡水环二11焊接在自由侧法兰12上,自由侧外轨道8与内轨道2螺栓连接,所述内轨道二、挡水环二11、自由侧轮毂10、外挡板二9、自由侧法兰12焊接为一体构成自由侧组件;
(3)上述步骤完成后,先去除应力,然后进行机加工;
(4)对外轨道13进行数控加工,完成后,外轨道13分别与自由侧组件和驱动侧组件装配,为了保证紧固,装配完成后涂螺纹密封胶防松;
(5)采用立式装配,装配时随时注意红外线位置,如有异常及时调整,然后将其卧倒放置在托辊上,最后焊接环形链板1,完成其余焊接。
其中,焊接方式是采用对称焊接,在焊接时,控制法兰盘装配止口与内轨道止口间焊接余量,减小焊接变形,保证内轨道断面与法兰盘加工面尺寸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力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力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94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