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脾虚痰饮证型子嗽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29552.7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9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林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焱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5/00;A61P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1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痰饮 证型子嗽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脾虚痰饮证型子嗽的中药。
背景技术
妊娠期间,咳嗽不已,称为子嗽,其发生与发展与妊娠期特殊生理有关,若咳嗽剧烈或久咳不愈,可损伤胎气,导致堕胎、小产。咳不离于肺,也不止于肺;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妊娠咳嗽,由津液聚养胎元,肺失濡润,又兼痰火上炎所致,临床可分为阴虚肺燥证和脾虚痰饮证两个证型。本发明主要研究的是临床常见的脾虚痰饮证型子嗽。中医理论认为,素体脾虚,孕后气以载胎,脾虚益甚,运化失职,水湿停聚,聚湿成痰;痰饮射肺,肺失肃降,故咳嗽痰多,胸闷气促,喘不得卧,并有神疲纳呆、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濡滑等症状。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尚无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的特效药,多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副作用大,且治标不治本,此病的广大患者亟需一种能够标本兼治、无依懒性、无副作用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健脾除湿、化痰止咳”治疗原则,提供一种治疗脾虚痰饮证型子嗽的中药,采用该中药不仅治愈速度快,愈后不再复发,而且无任何副作用,对身体健康还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脾虚痰饮证型子嗽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合欢花20—25份,茵陈20—25份,栝楼12—15份,猪苓12—15份,薏苡25—30份,白蔻20—25份,砂仁12—15份,防己5—8份,细辛8—10份,灵仙藤5—8份,杏仁2—3份,白果3—5份,冬花5—8份,莲须20—25份。本发明的加工工艺为:将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饭后用开水溶化服用,有部分不溶物为正常现象,混匀后全部服下,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7天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烟酒、腥、冷、辣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学会合理减压,放松心情,尽量避免熬夜。
本发明所采用的合欢花具有舒郁、理气、安神的功效;采用的茵陈具有清热利湿、抗菌消炎的功效;采用的栝楼具有镇咳祛痰的功效;采用的猪苓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采用的薏苡具有有健脾利湿、补益气血的功效;采用的白蔻具有温脾肺、抑制细菌的功效;采用的砂仁具有温暖脾肾、化湿和中、行气健胃的功效;采用的防己具有镇痛、消炎的功效;采用的细辛具有镇咳、行水的功效;采用的灵仙藤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利尿通淋的功效;采用的杏仁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采用的白果具有敛肺气、定痰喘的功效;采用的冬花具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的功效;采用的莲须具有清心、益肾、固元的功效。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脾虚痰饮证型子嗽能够标本兼治,且对身体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多年来,通过对5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治愈率达到96%。
下面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患者人员结构及治愈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焱,未经林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95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