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苜蓿/猪笼草复合的观赏鱼饲料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29613.X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1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久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久兵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0;A23K1/14;A23K1/1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431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苜蓿 猪笼草 复合 观赏 鱼饲料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苜蓿/猪笼草复合的观赏鱼饲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观赏鱼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有鲜艳色彩或奇特形状的鱼类,品种多,在世界观赏鱼市场中,通常由三大品系组成:即温带淡水观赏鱼、热带淡水观赏鱼和热带海水观赏鱼。观赏鱼在饲养时除了对水质、鱼缸、氧气等外界因素有要求外,鱼食的要求也很严格,而现有技术中观赏鱼饲料存在诸多缺陷:饲料在水中容易变成糊状,污染水质;饲料组分单一,营养成分不全面;饲料适口性不佳,影响鱼体生长;饲料中含有抗生素、增色素、激素、化学添加剂等,易造成鱼消化不良,暴饮暴食死亡,而且增色素不仅价格高,同时还会造成水质污染,导致鱼体得病而死。因此开发一种营养结构均衡、适口性佳、不易水解不污染水源的新型绿色健康的适合观赏鱼各个生长期的饲料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苜蓿/猪笼草复合的观赏鱼饲料及其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苜蓿/猪笼草复合的观赏鱼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鱼粉8-10、土豆淀粉7-9、豆油3-6、豆瓣酱4-7、老抽酱油1.2-3.2、猪粪12-14、绿豆秸秆17-20、山核桃仁13-16、黑米14-18、小米18-24、大米19-25、苜蓿11-14、猪笼草14-17、紫云英2-4、黄精0.3-0.5、助剂4-7、适量水。
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蝇蛆15-18、眉豆16-19、黄豆20-24、青葙子14-17、紫薯8-10、小麦芽12-15、花生麸17-21、硅藻土粉2-4、猪毛菜9-12、黄皮果12-14、大麦草8-13、昆布粉7-10、干红枣粉6-9、鸡蛋花0.4-0.6、地锦草0.3-0.5、刺五加0.2-0.4、八仙草0.1-0.3、适量水,其制备方法是将地锦草、刺五加、八仙草加水煎煮5-8小时制得中药浓缩液,过滤,将滤渣烘干和硅藻土粉一起放入炭化炉中煅烧处理30-40分钟,冷却研磨成粉;将鸡蛋花晾干后冲入热水浸泡8-10分钟,过滤往滤液中加入眉豆、黄豆、青葙子浸泡8-10小时,取出放入锅中炒出香味,喷入中药浓缩液至完全吸收,冷却,烘干研磨成粉;取猪毛菜、黄皮果、大麦草加适量水放入料理机中打成浆,加入紫薯、小麦芽煮沸至熟烂,搅拌成泥;最后将制得的各反应产物及其它剩余成分加水混合,研磨造粒即得。
所述的一种苜蓿/猪笼草复合的观赏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苜蓿、猪笼草加适量水放入料理机中打成汁,再加入山核桃仁、豆瓣酱加热煮沸30-40分钟,搅拌成泥;
(2)将绿豆秸秆粉碎加入猪粪、老抽酱油,放入热水中搅拌、浸渍、发酵20-25小时,过滤获得上清液,加入紫云英、黄精煎煮5-7小时制得中药浓缩液,过滤,取其滤渣烘干研磨成粉,喷洒豆油搅拌制得复合粉;
(3)将黑米、小米、大米放入锅中炒香,喷入步骤(2)的中药浓缩液至完全吸收,冷却研磨成粉,加入土豆淀粉继续小火炒香;
(4)将步骤(1)、(2)、(3)反应物料及其他剩余成分加水搅拌均匀,经90-110℃蒸40分钟,冷却、造粒,烘干即得。
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添加苜蓿、猪笼草、紫云英、黄精等在饲料中,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使用抗菌素、激素等药物给观赏鱼生长带来的危害,降低了观赏鱼的死亡率并提高了观赏鱼的免疫力;同时还添加了土豆淀粉,提高饲料的粘接性,使之投入水中后不易分散,保护水质不受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一种苜蓿/猪笼草复合的观赏鱼饲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鱼粉8、土豆淀粉9、豆油3、豆瓣酱4、老抽酱油1.2、猪粪14、绿豆秸秆17、山核桃仁16、黑米18、小米24、大米19、苜蓿11、猪笼草15、紫云英2、黄精0.3、助剂4、适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久兵;,未经张久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96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