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入色粗纱的生条生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29643.0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8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曹德进;蒋跃东;黄智鹏;杨昆;金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泰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5/12 | 分类号: | D01G15/12;D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入 色粗纱 生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梳棉机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色纺纱的生产中,其混合纤维的方式主要是散纤维混合,即先按照颜色配比要求,分别称取几种不同颜色的纤维,再把这些纤维混到一起,然后按照常规的纺纱流程,经过开清、梳理、并条之后得到色纺条子,再纺成色纺细纱。色纺纱的生产方式主要是环锭纺,近来也有一些企业采用涡流纺,但在混合方式上仍然是采取散纤维混合的方法。对于色纤维比例极低的色纺纱(如色纤维比例为1%),色纤维与本色棉纤维在清花工序混合,比例很难保证;同时产生的清花、梳棉落棉中均因混有色纤维落棉难以销售,即使能销售,效益上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基于上述情况,现在考虑改进纺纱工艺:先制成色粗纱,再在梳棉机上将色粗纱夹入梳棉生成的生条内,生成夹入色粗纱的生条,再将夹入色粗纱的生条与本色棉生条并条后,再通过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纺纱,制成特殊比例色纺纱。改进工艺中,需在梳棉机上设置夹入色粗纱的生条生成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在梳棉机上将色粗纱夹入梳棉生成的生条内,实现均匀混合的夹入色粗纱的生条生成装置。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夹入色粗纱的生条生成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梳棉机龙头、色粗纱锭吊装装置;所述梳棉机龙头包括支座、滚轮;所述滚轮设置在支座上端面,梳棉生成的生条支承在滚轮上;所述色粗纱锭吊装装置包括粗纱吊锭、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支座上端面,包括平置的顶板、竖置的侧板;所述粗纱吊锭吊装在支架顶板下端,色粗纱锭套装在粗纱吊锭上。
上述结构中,所述支座侧板的侧面设有第二感应装置;所述第二感应装置设置在其感应点能感应到的梳棉生成的生条经过的位置。
上述结构中,所述支架侧板的侧面设有第一感应装置;所述第一感应装置设置在其感应点能感应到的色粗纱锭上的色粗纱经过的位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在梳棉机上设置夹入色粗纱的生条生成装置,通过简单的装置就能将色粗纱夹入梳棉生成的生条内,实现均匀混合,这样易于确保色纤维比例极低的色纺纱中色纤维的比例准确,现有技术无法保证;避免清花、梳棉落棉中混有色纤维落棉,从而避免了产生的清花、梳棉落棉中均因混有色纤维落棉难以销售,显著提高了清花、梳棉落棉的销售效益。
2、夹入色粗纱的生条生成装置中支座侧板的侧面设有第二感应装置,当梳棉生成的生条断开时,第二感应装置发出信号,梳棉即停车,确保梳棉工序的正常进行。
3、夹入色粗纱的生条生成装置中支架侧板的侧面设有第一感应装置,当色粗纱出现断头时,第一感应装置发出信号,梳棉即停车,确保夹入色粗纱的生条中色纤维的比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夹入色粗纱的生条生成装置,包括梳棉机龙头1、色粗纱锭吊装装置2;梳棉机龙头1包括支座1.1、滚轮1.2;滚轮1.2设置在支座1.1上端面,梳棉生成的生条4支承在滚轮1.2上;色粗纱锭吊装装置2包括粗纱吊锭2.1、支架2.2;支架2.2固定连接在支座1.1上端面,包括平置的顶板、竖置的侧板;粗纱吊锭2.1吊装在支架2.2顶板下端,色粗纱锭2.3套装在粗纱吊锭2.1上。
本实施例中,支座1.1侧板的侧面设有第二感应装置3;第二感应装置3设置在其感应点能感应到的梳棉生成的生条4经过的位置;支架2.2侧板的侧面设有第一感应装置2.5;第一感应装置2.5设置在其感应点能感应到的色粗纱锭2.3上的色粗纱2.4经过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泰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泰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9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消防车道设计
- 下一篇:一种除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