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纸张束装订处理装置及具备了纸张束装订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1112.5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6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大渕裕辅;西优希;津金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精技立志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37/04 | 分类号: | B65H37/04;G03G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成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张 束装 处理 装置 具备 图像 形成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纸张束装订处理装置及具备了纸张束装订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纸张束装订处理装置,其构造简单、廉价,对分别放置在了手动插入放置部和处理托盘上的纸张束进行装订处理。可在处理托盘的装订位置与手动插入放置部的装订位置之间进行位置移动地构成订书钉单元,将用于向订书钉单元进行钉装填的开闭盖和手动插入放置面配置在外部装饰壳体的不同的位置,开闭盖可进行开闭动作,手动插入放置面一体地配置,在此手动插入放置面上配置碰撞纸张束对其进行限制的限制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从图像形成装置等输送的纸张集聚成束状进行装订处理的纸张束装订处理装置,涉及对依次供给输送的纸张进行装订处理和对从外部放置了的纸张束进行装订处理的装订处理机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一般地,以下的装置作为后处理装置广为人知:该装置将从图像形成装置排出了的纸张集聚在处理托盘上,由订书装置进行装订处理,并收纳在下游侧的堆叠托盘上。其结构采用了以下的构造,即,将纸张搬入路径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排纸口连结,在该路径排纸口配置处理托盘,将形成了图像的纸张以份为单位对齐并集聚,在由配置在了此托盘上的装订处理单元进行了装订处理后,收纳在被配置在了下游侧的堆叠托盘上。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的装置:该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下游侧配置了具有装订处理功能的后处理装置,将从图像形成装置输送的纸张以份为单位对齐并集聚处理托盘上,在进行了装订处理后,收纳在下游侧的堆叠托盘上。在该文献中,在图像形成装置与后处理装置之间配置插入装置,其具备了从此装置插入封面纸张将它们装订在一起的插入机构。而且,公开了一种手工放置装订处理机构,该手工放置装订处理机构在插入装置的外部装饰壳体上设置手动插入放置部,从外部放置纸张束进行装订处理。
另外,在引用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装置,该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排纸口进行单元连结,将搬出的图像纸张集聚在处理托盘上,在进行了订书钉装订后,向下游侧的堆叠托盘移动。在该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构造:该构造在外部装饰壳体上设置开闭盖部,从此开闭部向内部的订书钉单元插入钉盒。
这样订书钉单元,以如下的方式被进行了考虑:将订书钉作为盒收纳在内部,可简单地进行其钉装填。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096392号公报(图2)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058756号公报(图1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述的那样将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装置等输送的纸张以份为单位对齐并集聚,在进行了装订处理后收纳在堆叠托盘上的装置,已广为人知。而且,在这样的装置中,对在外部(离线)做成了的纸张束进行装订处理的装置已在上述专利文献2等中提出。
这是因为以下的原因而采用的,即,例如在对进行图像形成的原稿纸张(束)进行了图像读取后,当由订书器等进行装订处理时,如果预先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近旁准备固定装订装置,则比较方便(方便性)。然而,以往的装置,配置在壳体上的订书机和配置在处理托盘上的订书机是个别地内装在装置中。在这样的机构中,因为必须个别地补充对是否对各个订书机准备了装订钉进行监视的系统(无钉检测机构),所以维修麻烦,并且成为装置的大型化和高成本化的原因。
因此,本发明者达到了在处理托盘与手动插入放置部之间使共用的订书钉单元进行位置移动的构思。然而,在此情况下如果采用为了钉装填而使外部装饰壳体进行开闭动作(例如上述专利文献2)的构造,则存在手动插入放置部在每次盖开闭时都出现位置偏移的危险,产生了订书动作变得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对手动插入放置部产生位置偏移等的影响的纸张束装订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精技立志凯株式会社,未经佳能精技立志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11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