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充电电池的充电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1259.4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2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牛青;陈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华达科捷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翰鸿律师事务所 31246 | 代理人: | 李佳铭 |
地址: | 213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充电电池 充电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充电电池的充电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的重视和要求,越来越多的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用在仪器上。对于便携使用的仪器,由于使用的特殊性,充电的管理都是设计在仪器内部且充电电池都设计成可更换式的,以便于施工人员在仪器电量不足时,及时更换充电电池或者在仪器工作时进行充电,从而确保仪器连续工作。
但上述这种充电设计带了一个隐患,就是当充电电池反向安装后,会损伤或损坏充电管理芯片及有极性的电子器件。为了解决因电池反接可能导致的仪器损伤或损坏,参阅图1,现有的解决方案是结构限制法,在电池盒的结构设计时,设计凸台等结构,当充电电池反向时无法安装,避免构成回路。具体地,凸台的厚度高于金属触片。当电池正向安装时,只有电池的尖头(凸头)能够接触到金属触片。而当电池反接时,由于电池的负极没有尖头(凸头),则电池的负极无法接触到金属触片。从而起到防止电池反接的保护作用。但此结构限制法,只能适应有尖头(凸头)的充电电池。对于现在工业使用的充电锂电池或者镍氢电池,大部分是没有尖头(凸头)的,这种结构限制法无法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因此,需要一种可适用在任何种类的充电电池的充电保护电路,在反接电池时,起到对电池的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对于任何形状和种类的充电电池,均可起到充电保护的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充电电池的充电保护电路,包括一充电电源,所述充电电源包括一电源输出端及接地端;所述充电电池保护电路还包括一第一N沟道MOS管Q1及一第二N沟道MOS管Q2;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Q1与第二N沟道MOS管Q2并联于所述电源输出端与接地端间;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Q1与所述电源输出端间连接有一充电电池;当充电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时,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Q1导通,第二N沟道MOS管Q2截止,流过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Q1的第一电流I1为:I1≥150mA,形成所述电源输出端、充电电池、第一N沟道MOS管Q1、接地端的充电回路;当充电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时,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Q2导通,第一N沟道MOS管Q1截止,流过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Q2的第二电流I2为:0<I2≤10nA,无法形成所述电源输出端、充电电池、第二N沟道MOS管Q2、接地端的充电回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Q1包括一第一栅极、第一源极、第一漏极;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Q2包括一第二栅极、第二源极、第二漏极;所述充电电池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漏极间;所述第一栅极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源极接地;所述第一漏极与所述第二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源极接地;所述第二漏极与所述第一栅极连接。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N沟道MOS管Q1导通时,所述第一漏极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一源极的电压,其值为零。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Q2导通时,所述第二漏极的电压等于所述第二源极的电压,其值为零。
优选地,所述电源输出端与第一栅极间设有电阻R1。
优选地,所述第一漏极与第二栅极间设有电阻R2。
优选地,所述I1≤1.2A。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当充电电池正向安装时,可形成正常的充电回路,使得该充电电池正常工作;当充电电池反向安装时,无法形成正常的充电回路,从而在充电电池因误操作反向安装后,可以有效的保护充电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充电电池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电池正向安装时,所述充电保护电路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电池反向安装时,所述充电保护电路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电池正向安装时,充电回路的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电池反向安装时,充电回路的电流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华达科捷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华达科捷光电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12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入部气密性检查装置
- 下一篇:送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