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牵拉式太阳能聚光跟踪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1647.2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8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瑞峰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艾春慧;张永明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拉 太阳能 聚光 跟踪 装置 | ||
1.一种牵拉式太阳能聚光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式太阳能聚光跟踪装置包括:
反射聚光镜(20);
框架(25);
光能利用部件(30),所述光能利用部件(30)设置于所述框架(25)上并与所述反射聚光镜(20)对应设置;
框架支撑装置,所述框架支撑装置包括导轨,所述框架(25)支撑于所述导轨上;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柔性牵引部件和牵引所述柔性牵引部件的牵引机构,所述柔性牵引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牵引机构连接,所述柔性牵引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框架(25)连接,所述框架(25)在所述牵引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导轨可平行移动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拉式太阳能聚光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
转轴(50),所述柔性牵引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轴(50)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拉式太阳能聚光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式太阳能聚光跟踪装置包括多排所述反射聚光镜(20)和与所述多排反射聚光镜(20)一一对应设置的多排光能利用部件(30),所述多排光能利用部件(30)设置于同一个所述框架(2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拉式太阳能聚光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牵引部件为牵引绳,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牵引绳配合设置的定滑轮,所述定滑轮设置于所述框架支撑装置上,所述柔性牵引部件的所述第二端绕过所述定滑轮后与所述框架(25)连接;或者,
所述柔性牵引部件为牵引带,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牵引带配合设置的带轮,所述带轮设置于所述框架支撑装置上,所述柔性牵引部件的所述第二端绕过所述带轮后与所述框架(25)连接;或者,
所述柔性牵引部件为牵引链,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牵引链配合设置的链轮,所述链轮设置于所述框架支撑装置上,所述柔性牵引部件的所述第二端绕过所述链轮后与所述框架(2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拉式太阳能聚光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直线型导轨或曲线型导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拉式太阳能聚光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曲线型导轨,各所述光能利用部件(30)的移动轨迹是一条以其对应的反射聚光镜(20)的中心为圆心,以反射聚光镜(20)的焦距为半径的圆弧线或与该圆弧线接近的连续性曲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拉式太阳能聚光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式太阳能聚光跟踪装置还包括:
测量装置(60),所述测量装置(60)用于测量所述框架(25)相对于所述导轨的位置;
控制装置,所述测量装置(60)和所述牵引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耦合,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测量装置(60)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牵引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牵拉式太阳能聚光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60)包括绝对长度测量装置,所述绝对长度测量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仪、超声测距仪或红外测距仪或拉绳式位置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牵拉式太阳能聚光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机构包括转轴(50)和驱动电机,所述柔性牵引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50)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轴(50)驱动连接;
所述测量装置(60)包括绝对角位置传感器,所述绝对角位置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转轴(50)的转动角度,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转动角度控制所述驱动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牵拉式太阳能聚光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式太阳能聚光跟踪装置还包括二次聚光部件(35),所述二次聚光部件(35)对应设置于所述光能利用部件(30)的朝向太阳的一侧且相对于该光能利用部件(30)固定设置,所述二次聚光部件(35)的反射聚光面包括平面、圆柱面、抛物面、CPC聚光面或圆的渐开线型聚光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牵拉式太阳能聚光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能利用部件(30)为太阳能光伏电池或太阳能集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瑞峰,未经王瑞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16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控制器同步轮廓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用植保无人机播撒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