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沥青质深层超稠油井筒乳化降粘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1923.5 | 申请日: | 2014-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9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唐善法;廖辉;田磊;杨珍;姚逸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C07C305/10;C07C30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熊成香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深层 油井 乳化 降粘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沥青质深层超稠油井筒乳化降粘剂,属油田化学剂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深层稠油埋深在3000米以下,具有地层温度下能顺利流入井筒、但必须实施井筒降粘才能举升开采到地面。根据其50℃时,深层稠油粘度的大小,可分为普通深层稠油(<10000mPa.s)、特稠油(<50000mPa.s)和超稠油(>50000mPa.s)。我国深层稠油具有超深(>5000m)、超稠(>50000mPa.s)、高矿化度(>100000mg/l)、高沥青质(>27%)等特点;现有浅层稠油开采中使用的蒸汽吞吐、注蒸汽、电加热等技术对其适应性差,无法满足井筒降粘的需要;而掺稀降粘则受限于油源与输送成本;降凝剂降粘则需与掺稀降粘相结合才能有效发挥效用。因此,井筒乳化降粘技术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技术。
但具体针对高矿化度、高沥青质含量的深层超稠油开采而言,现有常规表面活性剂均不能满足其现场环境条件下实施乳化降粘的需要;尽管前期我们在ZL200810226627.3中公布了一种抗盐、抗钙深层特稠油乳化降粘剂,但该双子表面活性剂因其疏水长链中无苯环等,其对高含沥青深层超稠油的相容性及乳化降粘效果有待提高。据此,本发明结合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良好的水溶性、高表界面活性,及特有的疏水长链,如含烷基苯疏水长链对超稠油中沥青质多元稠环的亲和力,合成了一种抗盐、高界面活性、且与沥青质亲和力强的高沥青质深层超稠油井筒乳化降粘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沥青质深层超稠油井筒乳化降粘剂,使之能溶于高矿化度、高钙镁离子含量的地层水或含油污水中,并与深层超稠油混合,且与沥青质相亲相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一种O/W乳状液;从而有效降低深层超稠油在井筒的举升粘度,满足井筒常规举升开采的需求,提高深层超稠油开采的经济性与高效性。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1)烷基苯酚缩水甘油醚的制备
以烷基苯酚作为起始剂,以甲苯作溶剂,在相转移催化剂与碱的作用下,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液进行抽滤,洗涤,干燥,过滤,减压旋蒸得浅黄色透明液体,即烷基苯酚缩水甘油醚;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其中:烷基苯酚为:
R为:C8H17、C9H19、C10H21、C11H23、C12H25;
相转移催化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四丁基溴化铵的复合物;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四丁基溴化铵的复合比为9:1-7:3;
碱为:碱金属氢氧化物MOH;M为:K、Na、Li。
(2)双烷基酚氧羟丙基二醇醚的制备
在碱性条件下,将二元醇HO-Y-OH与制得的烷基苯酚缩水甘油醚按1:1-1:3的摩尔比进行混合反应;然后中和反应液,萃取洗涤,干燥,静置,过滤,减压旋蒸,即得双烷基酚氧羟丙基二醇醚Gemini中间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其中R为:C8H17、C9H19、C10H21、C11H23、C12H25;
M为:K、Na、Li;
Y为:-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
(3)双烷基酚氧丙基二醇醚二硫酸酯盐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19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码相机全幅镜头
- 下一篇:一种防弹头盔全自动铺片机的气路控制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