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余热淬火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32457.2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3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奎;李兴刚;李永军;石国梁;马鸣龙;袁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C21D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徐红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余热 淬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余热淬火系统,具体为一种能有效弱化挤压型材淬火残余应力的在线多级余热淬火系统,具体而言,涉及挤压机用导路的设计,属于金属高温形变热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余热淬火是指利用冷却介质将刚刚经过热变形的高温金属材料迅速地冷却到较低温度。在线余热淬火被广泛用于具有沉淀强化能力金属的热挤压生产中,它具有如下优点:(1)将热变形和淬火一次完成,淬火后的型材可直接进行人工时效,从而省去了固溶处理环节,从而有效地节约了能源;(2)能够有效保留变形态组织中的高密度位错,增加了沉淀相的形核位置,有利于提升后续人工时效时的沉淀强化的效果;(3)防止粗大的高温沉淀相在缓慢冷却过程中析出,从而确保合金元素具有较高的过饱和度,同样有利于提升沉淀强化效果;(4)防止细小变形晶粒的长大。
对于热挤压而言,在线余热淬火通常由放置在挤压机出口前方具有喷淋功能的导路来实现,冷却介质常选用高压工业用水,冷却方式为射流形式,冷却时间由射流强度、射流段的长度和挤压型材的前进速度共同决定。型材出模口后立即进入喷淋导路,密集排布的高压射流让高温型材迅速冷却,为后续人工时效做好准备。然而,对于导热率较低的金属,上述在线余热淬火会导致挤压型材具有很强的淬火残余应力,这是因为:当高温型材迅速冷却到很低温度时,表层和心部存在很大的温差,造成两者在冷缩量和冷缩速度上存在巨大差别,心部的收缩量大于表层,最终导致心部承受拉伸残余应力,表层承受压缩残余应力。残余应力的危害很大,它能造成型材心部开裂,同时缩短零件的使用寿命并降低其的耐蚀性,更严重的是,会使型材的形状尺寸发生变化,因为残余应力在型材内部是相互平衡的,即表层和心部存在着符号相反的弹性变形和晶格畸变,当平衡受到破坏后,例如:对型材进行机械加工或者型材经受打击、振动和热处理后,会引起形状的扭曲,另外,当残余应力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除后,也会造成尺寸和形状的变化。通常采用预拉伸方法来消除挤压型材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越大,所需的拉伸量就越大,从而发生拉断的几率就越大,一旦断裂,巨大的弹性储能会将本来平直的部分折弯,带来更大的浪费。因此,必须对传统的在线余热淬火系统进行改进,来弱化淬火残余应力,降低后续预拉伸的难度。申请人的前期实验发现:喷水速度和水温对残余应力有重要影响,如图1-1所示,残余应力的大小用残余挠度来表征,随着喷水速度的增加,残余挠度增加;如图1-2所示,随着水温的增加,残余挠度降低。因此,本发明设法从改变冷却强度角度来弱化残余应力,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余热淬火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在线余热淬火导路的设计方法,以达到如下目的:在保证时效强化效果的基础上,弱化挤压型材淬火残余应力,避免心部开裂并降低预拉伸难度,实现最终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稳定性。
一种多级余热淬火系统,特别是一种能弱化挤压型材淬火残余应力的在线多级余热淬火系统,包括放置在挤压机出口前方具有喷淋功能的导路,所述的导路依次由喷气导路和喷水导路组成,或者依次由喷气导路、喷雾导路和喷水导路组成。
挤压型材依次通过喷气导路、喷雾导路和喷水导路,所述的喷气导路、喷雾导路和喷水导路各自独立制作,或整合为一体,或两两合并。
所述的挤压机的模座上依次放置前环、中环和后环,模具和模垫位于前环中,模具、模垫、中环和后环的内孔尺寸依次增大。
所述的喷气导路尽量靠近模具,所述的喷气导路放置在中环和后环的内孔中,喷气导路前沿抵住模垫或模具,如图2所示。
所述的喷气导路中,冷却介质为高压气体,喷气方向与型材前进方向的夹角θ≤90°,如图3所示。
所述的喷雾导路中,冷却介质为水雾,由高压气体和高压水形成;所述的喷雾导路的喷嘴具有造雾功能。
所述的喷水导路中,冷却介质为高压水,冷却方式为射流形式。
三个导路各自喷射段的长度根据挤压机结构、型材的截面形状和总面积,型材的热导率等因素综合考虑。三个导路的冷却时间由喷射强度、喷射段的长度和挤压型材的前进速度共同决定。
本发明涉及的在线多级余热淬火导路的优点:
1、冷却强度逐级递进:让挤压型材依次通过喷气导路、喷雾导路和喷水导路,其中的喷雾导路可舍去。三个导路可以独立制作,也可以整合为一体,或两两合并。三个导路各自的长度要根据挤压机结构、型材的截面形状和总面积,型材的热导率等因素综合考虑。型材的热导率越大、截面尺寸越大,要增加喷气或喷雾导路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24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辊底式退火炉温度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灰石冶炼低磷钢的转炉操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