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卤阻燃高温尼龙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3989.8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9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姚强;周浩;曹微虹;张伟伟;刘正西;徐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贵州源翼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K5/5313;C08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40 | 代理人: | 王惠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高温 尼龙 | ||
1.一种无卤阻燃高温尼龙,其特征在于,含有聚酰胺和化合物A;
所述聚酰胺任选自半芳香族聚酰胺、半芳香族聚酰胺与脂肪族聚酰胺的混合物、半芳香族聚酰胺与脂肪族聚酰胺的共聚物;
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与脂肪族聚酰胺的混合物中,脂肪族聚酰胺占总聚酰胺重量的百分比为0~45%;
化合物A具有如式(1)所示的化学结构式:
其中,
Ar任选自C3~C18的杂芳基或C6~C18的芳基;
R1和R2独立地任选自氢、C1~C18的烷基、C3~C18的杂芳基、C6~C18的芳基;
R3,R4,R5和R6独立地任选自氢、C1~C18的烷基、C3~C18的杂芳基、C6~C18的芳基;
m,n,k和p独立地任选自0,1,2,3,4;
所述芳基或杂芳基芳香环上的任意氢原子可以独立被任意C1-C18的烷基取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高温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A结构式中杂芳基任选自呋喃基、苯并呋喃基;芳基任选自苯基、萘基、茚基、芴基、甲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丁基苯基、二甲基苯基、异丙基苯基、异丁基苯基或叔丁基苯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高温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A的结构式任选自式(2)、式(3)、式(4)、式(5)、式(6)和式(7)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高温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由任意一种或几种芳香族二元羧酸与任意一种或几种脂肪族二元胺制得,或者由任意一种或几种芳香族二元胺与任意一种或几种脂肪族二元羧酸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高温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由任选自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萘二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芳香族二元羧酸,与任选自丁二胺、己二胺、辛二胺、癸二胺和2-甲基戊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脂肪族二胺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高温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由脂肪族二元胺、芳香族二元羧酸和脂肪族二元羧酸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卤阻燃高温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二元羧酸任选自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萘二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脂肪族二元胺任选自丁二胺、己二胺、辛二胺、癸二胺和2-甲基戊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脂肪族二元羧酸任选自己二酸、丁二酸、癸二酸、辛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高温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任选自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对苯二甲酸/己二胺/己内酰胺共聚物、对苯二甲酸/己二胺/己二酸的共聚物、对苯二甲酸/己二胺/己二酸/间苯二甲酸的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聚对苯二甲酰十二二胺、对苯二甲酸/己二胺/十二内酰胺共聚物、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对苯二甲酸/己二胺/2-甲基戊二胺共聚物、对苯二甲酸/2,2,4三甲基己二胺/2,4,4-三甲基己二胺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高温尼龙,其特征在于,含有玻璃纤维。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高温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A占无卤阻燃高温尼龙总重量的1~40%。
11.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高温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A占无卤阻燃高温尼龙总重量的3~30%。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高温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A占无卤阻燃高温尼龙总重量的5~25%。
13.制备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无卤阻燃高温尼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酰胺和化合物A,于250~380℃下混合,经冷却、干燥后,即得所述无卤阻燃高温尼龙。
14.一种表面贴装元件,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无卤阻燃高温尼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贵州源翼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贵州源翼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39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造模具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装配序列规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