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5585.2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0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柳欢;李俊东;刘文军;王鹏辉;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斯迈得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6;H01L33/62;H01L33/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LED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其凭借体积小、能耗少、高亮度、低热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显示器件上,为了满足集成封装形式的耐高温、耐湿热、发射率稳定的要求,LED支架多采用环氧树脂(饱和树脂)和硅树脂的材料进行封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LED封装结构,耐高温、耐湿热,同时降低了封装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LED封装结构,包括不饱和树脂基座和引线框架,所述的引线框架为一对绝缘相向设置的引线框架;所述引线框架设置有从底侧面和外侧面凹陷形成的沟槽,所述不饱和树脂基座包括不饱和树脂基座上半部和不饱和树脂基座下半部,所述不饱和树脂基座上半部覆盖在引线框架的上侧面并和引线框架围成一个反射凹杯;所述引线框架的上侧面有部分露于所述反射凹杯底部,所述不饱和树脂下半部填充于所述引线框架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沟槽内,并从引线框架的外侧面将引线框架包裹;所述引线框架的外侧面和底侧面各有部分露于不饱和树脂基座之外,所述引线框架的上侧面中的露反射凹杯底部的部分以及底侧面中的露于不饱和树脂基座之外的部分设置有镀银层,所述的镀银层为正负极。
作为优选,所述不饱和树脂基座为耐热硬化性不饱和树脂基座。
作为优选所述引线框架和被不饱和树脂填充的沟槽形成平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引线框架为有铜或者铜合金制成的引线框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封装形式耐高温、耐湿热,同时降低了封装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背面图;
图5为本发明包含的引线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包含的引线框架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6,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LED封装结构,包括不饱和树脂(UPC)基座1以及一对绝缘相向设置的引线框架2,所述引线框架2设置有从底侧面2-1和外侧面2-2凹陷形成的沟槽3,所述不饱和树脂基座1包括不饱和树脂基座上半部1-1和不饱和树脂基座下半部1-2,所述不饱和树脂基座上半部1-1覆盖在引线框架2的上侧面2-3并和引线框架2围成一个反射凹杯4;所述引线框架2的上侧面2-3有部分露于所述反射凹杯4底部,所述不饱和树脂下半部1-2填充于所述引线框架2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沟槽3内,并从引线框架2的外侧面2-2将引线框架2包裹;所述引线框架2的外侧面2-2和底侧面2-1各有部分露于不饱和树脂基座1之外,所述引线框架2的上侧面2-3中的露反射凹杯4底部的部分以及底侧面2-1中的露于不饱和树脂基座1之外的部分设置有镀银层。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不饱和树脂基座1为耐热硬化性不饱和树脂基座。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引线框架2和被不饱和树脂填充的沟槽3形成平面结构。
此外,所述引线框架2为有铜或者铜合金制成的引线框架。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LED支架多采用环氧树脂(饱和树脂)和硅树脂的材料进行封装。其封装结构耐高温、耐湿热,同时降低了封装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斯迈得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斯迈得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5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装结构及其制法与承载件
- 下一篇:氮化物半导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