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采集系统的水密封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5719.0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9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施卫华;孙国仓;郑国垠;李红钢;刘宏;关珊珊;汪利;黎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李爱英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采集 系统 水密 封箱 | ||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水密封箱,具体涉及一种水下采集系统的水密封箱。
背景技术
做上浮模型试验时,基于控制背景噪声的考虑,振动噪声采集仪器不能伸出用于和外部连接的电线和信号电缆或网线,必须布置在试验模型内部,实现自供电、自存储。但由于上浮试验处在深水浸压环境中,虽然振动噪声采集仪器布置在试验模型内腔;但在水深过大时,难免会有渗水现象出现。而振动噪声采集仪器通常只做简单的防水设计,不能完全浸没在水中,否则仪器将短路、烧毁。因此简单的将测试仪器布置在试验模型内部,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同时由于上浮模型试验的复杂性,需重复多次试验,且时间长。由于振动噪声采集仪器完全与岸上独立,存在较大可能的电缆连接松动、供电不足等不可控的异常风险。
因此,目前的振动噪声测试仪器无法同时满足上浮试验的自存储、自供电、防水、可监测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采集系统的水密封箱,该水密封性能够为水下采集系统提供封闭可靠的水密空间,同时使水下采集系统具备自供电、可监测等功能。
该水密封箱包括:箱体、电缆和摄像头;外围设备为安装在箱体内的水下采集系统及电源;所述摄像头带灯光照亮功能,安装在箱体内部,由箱体内的电源供电;所述电缆经设置在箱体上的电缆杯形管节穿出箱体,电缆与电缆杯形管节以及电缆杯形管节与箱体间均密封;所述电缆包括两根以上芯线,每根芯线通过水密接头提供一个对外的接口,其中包括电源的充电接口和摄像头的视频信号传输接口。
所述电缆的芯线包括视频信号传输芯线、网线、电源线和一根以上传感器信号传输芯线;其中视频信号传输芯线的一端与摄像头相连,另一端与箱体外部的视频信号传输线水密接头相连;网线的一端与水下采集系统的网线输出口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网线水密接头相连,为水下采集系统提供传输接口;电源线的一端与电源的充电端口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线水密接头相连,为箱体内的电源提供充电接口;传感器信号传输线的一端与水下采集系统的输 入端相连,另一端与外部传感器信号传输线水密接头相连,为外部传感器提供传输接口。
所述箱体为合盖结构,包括封箱底座和封箱盖,封箱底座和封箱盖的连接面处通过密封衬垫密封。
在箱体外部裸露部分镀有环氧富锌防锈漆。
有益效果:
该水密封箱具有良好的防水密封功能,封箱底座和封箱盖之间通过周向螺栓及密封衬垫固定,确保了封箱在渗水环境下的安全性。同时该水密封箱为水下采集系统的自存储、独立供电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密封环境,避免与岸上或测试船信号线连接引起水动力噪声,使其能够适用于对背景噪声控制要求严格的水动力上浮等试验。
而且该水密封箱将多条不同功能的传输线集成到一根电缆中,提供对外的传输接口及充电接口等,使密封箱内的采集系统具备状态可监控、数据可读取转存、电源可充电等功能,为长时间的水下测试提供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密封箱的剖视图。
其中:1-封箱底座、2-封箱盖、3-电缆、4-摄像头、5-电缆杯形管节、6-密封填料、7摄像头数据线水密接头、8-网线水密接头、9-电源线水密接头、10-传感器信号传输线水密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浮试验中振动噪声采集系统的水密封箱,该水密封箱能够为振动噪声采集仪器提供封闭的水密空间,同时提供信号传输及电源接口,使振动噪声采集仪器能够实现岸上监控及补充供电。
该水密封箱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电缆3和摄像头4。其中振动噪声采集仪器和电源安装在箱体内部,箱体为振动噪声采集仪器提供水密的工作环境,避免振动噪声采集仪器和电源被水浸泡。箱体为合盖结构,由封箱底座1和封箱盖2组成,封箱底座1和封箱盖2之间通过螺栓、垫圈、螺母和密封衬垫密封连接。在封箱盖2的上表面加工有电缆杯形管节5的安装孔,电缆杯形管节5与封箱盖2间密封连接,电缆3经电缆杯形管节5穿出封箱盖2。箱体内安装有带灯光照亮功能的摄像头4,用于监测其内部振动噪声采集仪器的状态,摄像头4由内部电源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57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推进器
- 下一篇:有挡位和速度信号都输入分配器的数字差分助力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