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磁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6566.1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4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匡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匡永刚 |
主分类号: | C22C29/08 | 分类号: | C22C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质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以镍为粘结相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硬质合金中的硬质相通常指WC、TiC、VC等,粘结相通常指Co、Ni、Fe等。硬质合金始于WC-Co硬质合金,它是成分最简单,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合金。但在碱性环境中使用,传统常规硬质合金的耐高压、耐腐蚀的能力较差,不能达到较为严格的技术指标要求,而以镍代替钴作为粘结相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WC-Co类硬质合金在酸或碱性环境中不耐高压和不耐腐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WC-Co硬质合金在碱性环境中存在耐高压、耐腐蚀能力较差等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能在碱性环境中使用、具有较好的耐高压、耐腐蚀能力、生产成本低和性价比高等优点的一种一种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无磁硬质合金,含有如下重量比的成分:
Ni6.09%~6.11%
Cr3C20.19%~0.21%
TaC0.19%~0.21%
Mo0.19%~0.21%
WC余量
本发明的一种一种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下述组分:Ni粉6.09%~6.11%、Cr3C2粉0.19%~0.21%,Ta粉0.19%~0.21%,Mo粉0.19%~0.21%,余量为WC粉,将前述组分混合物加入球磨机中湿磨至粉末粒度为1-2μm,得混合料浆;
b)将上述混合料浆过滤、干燥后加入橡胶溶液,搅拌均匀后在90~110℃下干燥15~25分钟,之后过80目筛得混合物;
c)将上述由步骤b)得到的混合物投入模具中,在25~63T压力下压制成型;
d)将上述由步骤c)得到的成型产品置于真空度5~20Pa、温度为1420~1440℃的条件下保温1~2小时得成品。
本发明的一种一种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Ni粉的粒径为1~2μm、Ni含量>99.0wt%;TaC粉的粒径为1~1.5μm、总碳含量为6.1%~6.3%;Cr3C2粉的粒径为≤2μm、Cr含量〉85.3%、总碳含量为12.8%~13.5%;Mo粉的粒径为2~3μm、Mo含量〉99.8wt%;WC粉的粒径为1~2μm、总碳含量为5.90~5.94wt%。
本发明的一种无磁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湿磨所用的溶剂为无水乙醇,其添加量为每千克组分混合物添加无水乙醇200-300ml。
本发明的一种无磁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橡胶溶液的添加量为混合料浆总重量的0.8-1.0%。
本发明的一种一种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Ni为粘结相、WC为硬质相,既保有原来硬质合金各项使用性能,有能在碱性环境中使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2.本发明采用Mo作为添加剂,改善合金材料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比单一使用Ni有更好的耐腐蚀性。
3.本发明制备的合金材料硬度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好,战略资源消耗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一种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如下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3之物料配比表
Ni粉含量(%)Cr3C2粉含量(%)TaC粉含量(%)Mo粉含量(%)WC粉含量(%)
实施例16.090.210.210.2193.28
实施例26.10.20.20.293.3
实施例36.110.190.190.1993.32
按实施例1-3之物料配比表取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Ni粉6.09%~6.11%、Cr3C2粉0.19%~0.21%,TaC粉0.19%~0.21%,Mo粉0.19%~0.21%,余量为WC粉。将Ni粉、Cr3C2粉、TaC粉、Mo粉和WC粉加入可倾式球磨机中,球磨机转速为240r/min,球磨用合金球为直径10mm左右的WC-6wt%Ni基硬质合金球,球料比为3.5:1,球磨时间为42~44h,湿磨所用溶剂为无水乙醇,湿磨至粉末粒度为1~2μm得混合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匡永刚,未经匡永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6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