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纳米镍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7402.0 | 申请日: | 2014-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8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云;张朋;姜炜;李凤生;刘宏英;郭效德;邓国栋;顾志明;王玉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纳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镍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镍纳米粒子有很大的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在催化、吸附、磁性等方面具有常规物质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在磁存储器、催化剂、磁传感器、电池材料、纳米光学器材等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制备方法的研究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
目前纳米镍粉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物理法一般操作简单,但对设备要求较高。化学法最为常用,化学法包括羰基镍热分解法、溶液还原法、固相反应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羰基镍热分解法较实用,生产的镍粉粒径可以从1um到几十纳米。但该法存在两个缺点:一是热解塔内分解温度较高,镍粉易烧结粒径较大;二是羰基镍是一种剧毒物质,有碍人体健康,对环境易造成很大污染。液相还原法因其具有工艺简单及产品粒度、形貌、纯度和性质易控等特点而倍受人们关注。法国的Figlarz等用弱有机还原剂乙二醇还原粒径小于0.1um的氢氧化镍,制得粒径小于1um超细镍粉。李鹏等采用有机还原剂1,2-丙二醇通过液相还原Ni(CH3COO)2·4H2O制得了晶粒尺寸小于50nm的超细镍粉。但该方法过程繁琐,且制备出的镍粉纯度不高,易被氧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合成纳米镍粉存在的能耗高、污染严重、镍粉颗粒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溶胶凝胶法制备磁性纳米镍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镍粉在催化、生物技术、数据存储及环境修复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纳米镍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溶液
将六水合硝酸镍加入到水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配位剂和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继续搅拌至澄清;
2、凝胶的制备
将上述溶液置于100-160℃下干燥,直至形成多孔状的凝胶;
3、热处理
将上述凝胶放于通有保护气氛的马弗炉内煅烧。
步骤1中所述的硝酸镍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1-0.12mol/L。
步骤1中所述的配位剂为葡萄糖、菊糖、棉子糖、山梨醇或肌醇中的任意一种,硝酸镍与配位剂的摩尔比为1:1-1:3;硝酸镍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为1:2-1:5。
步骤2中所述的干燥时间为10-20小时。
步骤3中所述的煅烧温度为600-800℃,煅烧时间为4-6小时,升温速率为5-10℃/min。
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采用是的溶胶凝胶法,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药品廉价无毒性,也不出现对环境有影响的有毒气体,操作简便、对设备要求低、重复性良好。
2.本发明所制备纳米镍粉的粒径尺寸为5-10nm,分散性良好,尺寸均一,且纳米镍粉外层包覆一层很薄的碳膜,有效隔绝氧气,因此可以长时间保存在空气中而不被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纳米镍粉的XRD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纳米镍粉的TEM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纳米镍粉的XRD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纳米镍粉的EDX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纳米镍粉的XRD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纳米镍粉的XRD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纳米镍粉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74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