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墙防渗漏性的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38843.2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3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魏发利;周培珊;刘家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4306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渗漏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连续墙防渗漏性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连接墙的施工一般都是采用防水性较高的自密式混凝土,连续墙本身一般渗漏性不大,渗漏一般都出自接头缝处。由于连续墙采用分段施工,因此在每段混凝土浇筑时候,在连续墙分段处都是采用垂直插入一根直径与连续墙厚度基本相符的接头管,作为与下一段连续墙施工的连接缝。当前一段连续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固化时候,垂直拔出接头钢管,浇筑完成后的接头缝呈现与钢管相符半圆月牙形状,由于半圆月牙形状的接触面大于直线,在下一段连续墙浇筑时候,两端连接墙接头缝的就呈现半圆月牙凹凸形状。目前一般都是采用该种方法提高接头缝接触面、提高抗渗漏性。
但是半圆形接头缝是平面接触,因此还是存在连续墙接头缝渗漏。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 CN201110140576.4,发明名称为:地下连续墙铰接接头,该专利在连续墙铰接接头处,设置了翼板和折边部分,增加止水效果,然而连续墙施工面积很大,增加翼板和折边,会增加材料费用、而且影响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止连续墙缝漏水,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的连续墙防渗漏性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连续墙防渗漏性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A、在开挖槽内侧设置连续墙导墙,在连续墙导墙中间浇筑连续墙浇筑A段3,根据连续墙的厚度选择接头管的直径,在接头管的外侧壁固定安装锯齿形凸起并焊接固定三根角钢,通过三根角钢在连续墙接头缝处形成三道垂直凹凸槽,增加了墙体之间的咬合强度,同时也形成了三道密封槽;
B、将接头管整体放入混凝土施工槽段,安装钢筋后,浇筑混凝土;
C、混凝土凝固后,将接头管拔出;
D、浇筑连续墙浇筑B段,在连续墙浇筑A段和连续墙浇筑B段之间形成锯齿形的接头缝密封槽。
所述接头管外壁上设置有矩形凸起。
所述角钢宽度为50-8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混凝土浇筑方便,提高施工效率;(2)无需预埋翼板和折边,减低施工成本;(3)通过改变连续墙缝结构,实现止水效果,提高抗渗漏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开挖槽1、连续墙导墙2、连续墙浇筑A段3、接头管4、连续墙浇筑B段5、接头缝6、接头缝密封槽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图中,本发明的连续墙防渗漏性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A、在开挖槽1内侧设置连续墙导墙2,在连续墙导墙2中间浇筑连续墙浇筑A段3,根据连续墙的厚度选择接头管4的直径,在接头管4的外侧壁固定安装锯齿形凸起并焊接固定三根宽度为60mm角钢,通过三根角钢在连续墙接头缝6处形成三道垂直凹凸槽,增加了墙体之间的咬合强度,同时也形成了三道密封槽,最大可能的防止了连续墙接头缝的渗漏;
B、将接头管4整体放入混凝土施工槽段,安装钢筋后,浇筑混凝土;
C、混凝土凝固后,将接头管4拔出;
D、浇筑连续墙浇筑B段5,在连续墙浇筑A段3和连续墙浇筑B段5之间形成锯齿形的接头缝密封槽7,利用浇筑墙之间的咬合即可实现防水目的,不需增加任何辅助设施。
所述接头管4外壁上设置有矩形凸起。
本发明通过对接头管4结构改变,增大连续墙的接触面,也增加了两端墙体的咬合力,密封槽口极大的提高了连续墙接头缝的防渗透性,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效果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8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