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图示化的烧结生产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8892.6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2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高长涛;吴明;郑晓峰;朱雪立;韩晓燕;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21/14 | 分类号: | F27B21/1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图示 烧结 生产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领域,具体是一种图示化的烧结生产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全精粉烧结过程中使用一种超细赤铁矿粉,该矿粉 -325目含量达到98%以上,比表面积较大,其适宜的混合料水分区间较窄,对水分稳定性要求较高,生产过程中水分变化极易导致烧结工况剧烈波动,不仅影响烧结矿产量和质量,同时料干时容易恶化烧结过程,产生红矿,危及成品系统皮带安全,对物流系统造成极大隐患,另外该赤铁矿粉的烧结性能差,需要大比例配加生石灰以促进液相生成量增加,在该矿石配比达到50%的原料结构下,生产每吨烧结矿的生石灰单耗达到90kg以上,生石灰对烧结过程的影响增加,生石灰质量和下料略有波动就会显著影响混合料水分和制粒效果,对烧结工况的稳定和烧结矿产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烧结混合料水分控制稳定性,同时杜绝了出红矿等严重生产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图示化的烧结生产操作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通过红外水分分析仪对一次混合料后的烧结混合料水分进行在线检测,并把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生成一次水分质量百分比与时间的曲线图,并设置上下线区间,通过红外水分分析仪对二次混合料后的烧结混合料水分进行在线检测,并把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生成二次水分质量百分比与时间的曲线图,并设置上下线区间,通过超声波测厚仪检测烧结机台车上料层厚度,生成料层厚度与时间的曲线图,并设置上下线区间,通过压差变送器检测点火炉炉膛负压,生成点火炉炉膛负压与时间的曲线图,并设置上下线区间,通过热电偶检测烧结终点温度,生成烧结终点温度与时间的曲线图,并设置上下线区间,这5条曲线图中X轴为时间轴,Y轴为实时测量值;
步骤二、观测一次水分质量百分比与时间的曲线图看曲线是否处于上下线区间,如果超出上下线区间,立刻检查各原料下料量是否正常,不正常立刻采取停机应急措施;正常则检查生石灰质量是否符合规范,不规范则根据生石灰质量调整一次水分质量百分比与时间的曲线图上下线或者停机更换生石灰,生石灰质量符合规范则调整一次混合料加水量,使得一次水分质量百分比与时间的曲线图的曲线处于上下线区间;
步骤三、观测二次水分质量百分比与时间的曲线图看曲线是否处于上下线区间,如果超出上下线区间,调整二次混合料加水量,使得二次水分质量百分比与时间的曲线图的曲线处于上下线区间;
步骤四,观测料层厚度与时间的曲线图看曲线是否处于上下线区间,如果超出上下线区间,
调整料层厚度使得料层厚度与时间曲线图的曲线处于上下线区间;
步骤五,观测点火炉炉膛负压与时间的曲线图看曲线是否处于上下线区间,如果超出上下线区间,调整点火炉炉膛负压使火炉炉膛负压与时间的曲线图的曲线处于上下线区间;
步骤六,观测烧结终点温度与时间的曲线图看曲线是否处于上下线区间,如果超出上下线区间,调整主抽风机转速使烧结终点温度与时间的曲线图的曲线处于上下线区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对混合料水分波动的调整实时性增强,水分波动对工况和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减少,烧结矿转鼓强度由78.12%提高到78.78%,同时杜绝了出红矿等严重生产问题,显著延长了成品系统皮带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图示化的烧结生产操作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通过红外水分分析仪对一次混合料后的烧结混合料水分进行在线检测,并把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生成一次水分质量百分比与时间的曲线图,并设置上下线区间,通过红外水分分析仪对二次混合料后的烧结混合料水分进行在线检测,并把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生成二次水分质量百分比与时间的曲线图,并设置上下线区间,通过超声波测厚仪检测烧结机台车上料层厚度,生成料层厚度与时间的曲线图,并设置上下线区间,通过压差变送器检测点火炉炉膛负压,生成点火炉炉膛负压与时间的曲线图,并设置上下线区间,通过热电偶检测烧结终点温度,生成烧结终点温度与时间的曲线图,并设置上下线区间,这5条曲线图中X轴为时间轴,Y轴为实时测量值;曲线的设置是根据生产实践得出的,一般曲线上下线范围为理论烧结过程的±(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88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可折叠降温管
- 下一篇:拆装式组合冷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