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涂布装置及涂布棒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39182.5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2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侯春雷;王欣岩;吴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赛智创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任嘉文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装置 涂布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涂布装置及一种涂布棒。
背景技术
涂布法接种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培养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微生物计数和分离,还可以利用其在平板表面生长形成菌落的特点对微生物进行观察。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技术中,微生物涂布操作需要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再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在涂布操作中需要用到培养皿和涂布棒。如图1a和图1b所示,现有的两种涂布棒的结构,现有涂布棒常用的结构是手持端(如图1a和图1b上部)为线性结构,涂布端(如图1a和图1b下部)为正三角形或线形设计。具体使用时,操作者将适量菌液滴在培养皿的培养基上,用上述两种结构的涂布棒来回涂布菌液使其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整个涂布操作为手动操作,人力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并且,手动操作时间长之后容易造成试验者胳膊酸麻,进而导致涂布不均匀,最终造成试验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涂布装置及一种涂布棒,用以提高微生物涂布效率,且提高涂布均匀性。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旋转涂布装置,所述旋转涂布装置用于微生物培养的涂布操作,包括:
电机;
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的托盘,所述托盘用于固定培养皿且水平设置;
固定机构;
涂布棒,所述涂布棒包括固定端、涂布端以及连接所述固定端和所述涂布端的连接柄,其中,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机构,所述涂布端伸入所述培养皿中。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一种微生物培养用的旋转涂布装置,该旋转涂布装置中的电机可以驱动托盘水平旋转,涂布棒的固定端固定于固定机构,涂布棒的涂布端伸入至培养皿中,当需要进行微生物涂布时,试验者仅需开启电机,则电机带动托盘旋转,涂布棒将对在培养皿内培养基上的菌液进行涂布,即可实现微生物的自动涂布,大大提高了涂布效率,另外,由于培养皿自动匀速旋转,试验者不需手持涂布棒在培养基上来回涂布,因此,也提高了涂布的均匀性。涂布棒包括固定端、涂布端以及连接固定端和涂布端的连接柄,即涂布棒类似于工字型的涂布棒,实现了涂布棒在旋转涂布装置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涂布端为一字型涂布端,所述固定端为一字型固定端,所述连接柄为具有设定夹角的连接柄,所述夹角的开口朝向所述培养皿。
若连接柄为直线形连接柄,易磕碰培养皿,采用折线形的连接柄可以防止托盘旋转过程中连接柄碰撞培养皿。
优选的,所述夹角的角度为110°~150°。更优的,所述夹角为129°。
优选的,所述一字型涂布端的一字两端为半球面结构。
由于培养基质地较软,易被涂布棒刮破,因此,一字型涂布端的一字两端采用半球面结构设计,能有效防止涂布棒将培养基损坏。
优选的,所述一字型涂布端的长度为所述培养皿内径的95%~99%。
现有的两种涂布棒,相对于培养皿的内径其涂布端的长度较短,因此其空间利用率低,涂布范围小,需要更长时间重复涂布才能将菌液涂布在培养基上,且会造成培养皿菌液涂布不均匀,影响实验准确性,而本发明中涂布棒的一字型涂布端长度略小于培养皿内径(一字形涂布端的长度为培养皿内径的95%~99%),培养皿旋转时涂布棒的涂布端能涂布整个培养基表面,涂布范围大,避免了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造成培养基边缘部分菌液浓度高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提高涂布的均匀性,进而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涂布棒的结构不限,只要符合工字型结构即可,例如,所述固定端为三角形或方形;所述涂布端为三角形或方形。
优选的,所述托盘内开设有至少一级固定培养皿的阶梯槽。
每级阶梯槽对应一种型号的培养皿,托盘内具有多级阶梯槽,在不更换托盘的情况下能实现对多种型号培养皿的涂布,增加了托盘的实用性。
对于上述任一种旋转涂布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立柱;
固定于所述立柱的固定座;
固定架,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铰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部固定所述涂布棒;
弹性缓冲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弹性缓冲件的弹力支撑所述连接部和固定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赛智创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赛智创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91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