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北冬虫夏草菌种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9251.2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4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宋显和;田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显和;田野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131118 吉林省前郭***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冬虫夏草 菌种 培养 方法 | ||
1.北冬虫夏草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1)母种制备;(2)母种转原种和栽培种;(3)悬浮液菌种或/液体菌种的制备;和(4)北冬虫夏草菌种的人工栽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北冬虫夏草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母种制备包括:(1)制作培养基;(2)试管母种制备;(3)试管母种的扩大培养;(4)出草试验;和(5)组织分离制作母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北冬虫夏草菌种培养方法,其中所述(1)母种制备制备包括:将斜面菌种活化后分割成豌豆大小,每2~3块接种到一瓶液体培养基中,于25℃、100 r/min振荡培养7天得等级为1的种,将培养好的等级为1的种以8% ( V/V)接种量接种到相同的液体培养基中,在所述等级为1的种相同条件下培养20天,分别将各菌株胞外液经0. 40 μm膜过滤后进行虫草素含量测定,每组试验重复3次,筛选得到所需母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北冬虫夏草菌种培养方法,其中所述(2)试管母种制备包括采用冬虫夏草的组织直接切取虫草菌核内部的一小块菌索,0.2%升汞溶液和0.1% KNO3溶液分别表面消毒3 min,无菌水冲洗3~5次,无菌条件下切去外层、避开肠道,切取内部黑色菌索0.4 cm左右,将菌索分别接种到8个基本培养基中,在三角瓶中进行1~8倍的扩大培养,然后于生化培养箱中20℃静置培养120 h;以及其中,在培养基中加入占培养基总重量的0.001%重量的吲哚基丙酸,并维持培养基的pH为约6.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北冬虫夏草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的母种转原种和栽培种包括:(1)培养基的配制;和(2)母种转管扩大;
所述的悬浮液菌种制备包括:(1)培养基配制、(2)灭菌、和(3)接种培养;
所述的液体菌种制作包括:(1)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和(2)接种培养。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北冬虫夏草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北冬虫夏草菌种人工栽培包括:(1)按培养基配方制作培养基,培养基配方选自以下5种中的任一种或多种:①炒大米93%,葡萄糖2%,蛋白胨2%,柠檬酸0.29%,硫酸镁0.2%,蚕蛹粉2.5%,维生素B10.01%;②高粱米85%,蚕蛹粉10%,蔗糖1.99%,蛋白胨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酵母粉0.8%,另加维生素B10.01%;③小米95%,葡萄糖3.49%,酵母膏1.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2%,另加维生素B10.01%;④高粱米45%,玉米渣40%,小米10%,蔗糖2%,蛋白胨2%,酵母粉0.8%,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⑤大米50%,麦麸25%,玉米粉9.99%,葡萄糖(或蔗糖)2%、木屑10%,蚕蛹粉2%,尿素0.1%,硫酸镁0.9%,另加维生素B10.01%;(2)拌料装瓶;(3)灭菌;(4)接种;(5)培养室培养;(6)后期管理;(7)采收。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北冬虫夏草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母种制备中,制作培养基配方为两种之一:(1)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去皮土豆200克(煮汁)、水1000毫克(PDA培养基);(2)燕麦片3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试管母种扩大培养基配方为下列三种之一:(1)蛋白胨10克,葡萄糖10克,含脂蚕蛹10克,全脂奶粉10克,磷酸二氢钾15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2)葡萄糖10克,蛋白胨10克,酵母膏1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0.5克,琼脂20克,生长素5毫升,水1000毫升;(3)去皮土豆200克(煮汁),葡萄糖20克(或蔗糖40克),磷酸二氢钾1.5克,琼脂20克,维生素B110克,增长灵0.5克,水1000毫升。
8.根据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北冬虫夏草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是母种转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为下列之一:(1)蔗糖10克,蛋白胨10克,琼脂15克,硫酸镁0.5克,维生素B15片1000毫升;(2)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土豆200克(煮汁),维生素B13片,蛋白胨5克,磷酸二氢钾(试剂)0.5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显和;田野,未经宋显和;田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92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