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逆光响应特性的双反射带胆甾相液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9807.8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2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槐;赵玉真;张兰英;贺泽民;李辰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王蔚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逆光 响应 特性 反射 带胆甾相 液晶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可逆光响应特性的双反射带胆甾相液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薄膜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手性化合物和/或可聚合单体,与向列相液晶和光引发剂按比例混合后,灌入液晶盒中,紫外光照射形成胆甾相聚合物薄膜;
2)胆甾相聚合物薄膜在非极性溶剂中浸泡洗去未反应的小分子液晶,然后再灌入联萘基偶氮苯类化合物和向列相液晶的混合物,得到具有可逆光响应特性的双反射带胆甾相液晶薄膜;
步骤1)形成的胆甾相聚合物薄膜具有固定波长的反射带;
步骤2)灌入的联萘基偶氮苯类化合物和向列相液晶的混合物具有光可调的反射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逆光响应特性的双反射带胆甾相液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质量百分数计,手性化合物的比例为5~20%,可聚合单体的比例为10~30%,向列相液晶的比例为55~80%,光引发剂的比例为0.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逆光响应特性的双反射带胆甾相液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以质量百分数计,灌入的混合物中联萘基偶氮苯类化合物的含量为3~10%,向列相液晶的含量为90~9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逆光响应特性的双反射带胆甾相液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列相液晶为slc1717、E7、slc7011、slc099535和slc1011中的一种;所述手性化合物为S811;所述可聚合单体为C6M或DCM;所述光引发剂为安息香双甲醚;所述联萘基偶氮苯类化合物为CD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逆光响应特性的双反射带胆甾相液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紫外光强为1~15mW/cm2;所述非极性溶剂为正己烷或环己烷。
6.一种具有可逆光响应特性的双反射带胆甾相液晶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手性化合物和/或可聚合单体,与向列相液晶和光引发剂按比例混合后,灌入液晶盒中,紫外光照射形成胆甾相聚合物薄膜;
2)胆甾相聚合物薄膜在非极性溶剂中浸泡洗去未反应的小分子液晶,然后再灌入联萘基偶氮苯类化合物和向列相液晶的混合物,形成具有可逆光响应特性的双反射带胆甾相液晶薄膜;
步骤1)形成的胆甾相聚合物薄膜具有固定波长的反射带;
步骤2)灌入的联萘基偶氮苯类化合物和向列相液晶的混合物具有光可调的反射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可逆光响应特性的双反射带胆甾相液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以质量百分数计,手性化合物的比例为5~20%,可聚合单体的比例为10~30%,向列相液晶的比例为55~80%,光引发剂的比例为0.1%~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可逆光响应特性的双反射带胆甾相液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以质量百分数计,灌入的混合物中联萘基偶氮苯类化合物的含量为3~10%,向列相液晶的含量为90~97%。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可逆光响应特性的双反射带胆甾相液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列相液晶为slc1717、E7、slc7011、slc099535和slc1011中的一种;所述手性化合物为S811;所述可聚合单体为C6M或DCM;所述光引发剂为安息香双甲醚;所述联萘基偶氮苯类化合物为CD1。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可逆光响应特性的双反射带胆甾相液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紫外光强为1~15mW/cm2;所述非极性溶剂为正己烷或环己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98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眩功能的液晶面板
- 下一篇:一种灯具